來源:奇點糕 2023-02-23 08:40
數(shù)據(jù)顯示,與主要在早晨接受治療的患者相比,下午治療的女性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 HR=0.357)和總生存期(OS, HR=0.141)均顯著更好(P<0.05),且部分治療副作用的發(fā)生率更低,但
人體的生物鐘真是個神奇的存在,就連抗擊癌癥可能也要跟著晝夜節(jié)律走。前段時間奇點糕們提到過,由于免疫系統(tǒng)中的樹突狀細胞具有節(jié)律性,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免疫治療在上午使用可能效果更好。
對免疫系統(tǒng)的節(jié)律變化加以利用,確實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療效,而且在一些實體瘤中也早就有了“節(jié)拍化療”的概念,但所有癌癥治療都要放到早上,效果才最好嗎?恐怕并非如此。
近期在JCI Insight期刊上,韓國學者發(fā)表的一項最新分析就顯示:對最常見的淋巴瘤之一——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在下午進行標準的免疫化療即R-CHOP方案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女性患者的預后,并有效減少副作用[1]!
數(shù)據(jù)顯示,與主要在早晨接受治療的患者相比,下午治療的女性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 HR=0.357)和總生存期(OS, HR=0.141)均顯著更好(P<0.05),且部分治療副作用的發(fā)生率更低,但男性患者沒有這種趨勢;女性體內(nèi)循環(huán)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節(jié)律性變化幅度更大,可能解釋了這一現(xiàn)象。
論文首頁截圖
研究者們選擇DLBCL開展探索,一方面是因為既往有關血液系統(tǒng)腫瘤治療中“節(jié)律性”的研究較少,另一方面則是R-CHOP方案單獨拿出一種藥物(由利妥昔單抗和四種化療藥物組成)來分析時,都可能受到人體晝夜節(jié)律的影響[2]。
為評估在早晨(08:30)和下午(14:30)給藥的影響,研究設置了生存隊列(n=210)和不良事件隊列(n=120),前者納入至少接受過4個周期R-CHOP治療的患者,后者則僅限在6個周期R-CHOP治療后達到完全緩解(CR)的患者。
研究隊列設置情況
首先來看生存隊列,雖然近九成患者在R-CHOP治療后達到CR,但早晨接受R-CHOP治療的女性患者中,已有1/3(17例)出現(xiàn)進展,比下午組顯著更多(13.9%, P=0.040),且早晨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也相對更高(19.6%/2.8%,含疾病進展或感染死亡);而早晨組/下午組的男性患者進展比例差別不大(28.6%/24.3%)。
在中位隨訪時間40.7個月時,患者整體的中位PFS雖然尚未達到,但早晨組女性患者的PFS和OS都明顯不及下午組,尤其是3年生存率已經(jīng)拉開了19%的差距(69.2%/88.6%),經(jīng)修正國際預后指數(shù)(R-IPI)調(diào)整的結(jié)論也不變,且多因素分析明確提示早晨接受治療是不良預后因素,男性患者預后則未受明顯影響。
女性患者預后與治療時間的相關性
而在不良事件分析隊列中,雖然早晨組/下午組女性患者的基線特征并無顯著差異,但早晨組患者更常見劑量延遲(33.3%/9.8%),病毒性感染(16.7%/2.4%)和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20.8%/9.8%)的發(fā)生率也偏高。
這也影響了患者治療的藥物相對劑量強度(RDI),早晨組患者RDI不足下午組的80%,環(huán)磷酰胺、阿霉素和利妥昔單抗RDI均較低,分別與感染+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環(huán)磷酰胺)、心功能下降(阿霉素)和劑量延遲(利妥昔單抗)有關。
研究者又對健康參考人群(約1.4萬人)進行分析,找到了解釋早晨與下午治療效果差異大的可能解釋:女性人群的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變化幅度相比男性人群更大,且計數(shù)在早晨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可能影響了利妥昔單抗的起效機制(與免疫系統(tǒng)有關,如ADCC)和患者對其它化療藥物的耐受性。
男性與女性體內(nèi)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血液學指標的晝夜波動
白細胞的晝夜節(jié)律變化,到底通過何種機制影響了R-CHOP這個淋巴瘤經(jīng)典免疫化療方案的效果,還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但現(xiàn)在臨床醫(yī)生們可以先把結(jié)論用起來,盡量少在早上對女性患者進行治療,這也算是巧妙用兵嘛。
參考文獻;
[1]Kim D W, Byun J M, Lee J O, et al. Chemotherapy delivery time affects treatment outcome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J]. JCI insight, 2023, 8(2): e164767.
[2]Gorbacheva V Y, Kondratov R V, Zhang R, et al. Circadian sensitivity to the chemotherapeutic agent cyclophosphamide depends on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CLOCK/BMAL1 transactivation complex[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5, 102(9): 3407-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