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已經年過七旬,但身體還是非常健康。他十分重視保養(yǎng)和調養(yǎng)身體,并經常吃一些中草藥來維護自己的健康。
然而,最近李大爺開始感到背部和關節(jié)疼痛,醫(yī)生檢查后告訴他,他的骨頭出現了明顯的脫鈣現象,是骨質疏松的前期癥狀。
經過進一步詢問和觀察,醫(yī)生發(fā)現李大爺的睡眠質量不佳,常常夜晚無法入眠或者睡不深,同時排尿次數也較為頻繁,這都是腎虛的表現。
醫(yī)生告訴他,由于腎主骨,在中醫(yī)理論中,腎虛可能會導致骨骼加速衰老,引起骨折、骨骼疏松等問題。讓他去注意調節(jié)作息和飲食習慣,適當鍛煉身體,并用適當的中草藥進行調理。
在這樣的建議下,李大爺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漸調養(yǎng)身體。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骨頭不再出現脫鈣現象,睡眠也逐漸恢復正常。
一、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腎虛骨先衰?研究發(fā)現答案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腎虛骨先衰越來越常見了。
一項名為“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 (MrOS)”的大規(guī)模跨學科隊列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多家機構合作完成,招募了超過6000名65歲及以上的男性參與該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男性腎功能欠佳較易發(fā)生骨質疏松和骨折等骨骼代謝異常問題,說明腎臟功能在骨代謝調節(ji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另一項名為“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 (CRIC)” 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該研究對4000多名年齡在21歲至74歲之間且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進行了追蹤和觀察。
研究結果表明,腎臟功能代謝在骨質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常伴隨有骨質疏松癥,并且這些患者骨折的風險也更高。
其中一個原因是腎臟在體內自然地調節(jié)鈣離子、維生素D和其他骨密度相關物質的水平,當腎臟功能出現問題時,身體對于這些物質的自然調節(jié)可能會發(fā)生問題。
其實,老年人之所以容易“腎虛骨先衰”還有其他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不可逆地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和退行性改變,包括身體器官功能下降、代謝速率減慢等。
腎臟也不例外,老年時期腎臟排泄功能減弱,造成了身體中有大量廢物和毒素無法及時清除。同時,腎臟對水和電解質的調節(jié)能力減弱,這些因素可以導致人體內部環(huán)境失衡并容易出現腎臟問題。
其次,老年人常常有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進程加快。這些慢性疾病會導致腎功能不全和腎虛,從而影響骨骼健康。
此外,老年人的鍛煉和營養(yǎng)攝入也經常存在問題。缺乏運動和體力活動,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另外,老年人的飲食往往不規(guī)律,對鈣、磷、維生素D等營養(yǎng)的攝入較少,也會導致骨密度減小和骨質脆弱。
二、“腎虛骨先衰”的人有什么表現呢?
腎虛骨先衰是指由于腎臟功能不足,導致骨質疏松或骨折等骨代謝異常問題。以下是一些腎虛骨先衰可能出現的表現:
1. 頻繁發(fā)生骨折:特別是因為輕微外力就容易造成骨折,例如單純的咳嗽或者握手。
2. 生長發(fā)育不良:患者身高較矮、體型較小。
3. 外形畸形:如駝背、下巴前突、手足細長、關節(jié)肥大等。
4. 腰背酸軟、乏力。
5. 骨骼易前屈,站立行走困難。
6. 牙齒易掉落、牙齦出血等口腔問題。
7. 尿頻、尿急、夜尿多、尿中帶血等泌尿系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腎虛骨先衰的癥狀并非都明顯,有些人可能早期癥狀比較輕微,而且也難以感知到自己的腎臟功能下降。因此,一旦懷疑自己可能出現了腎虛骨先衰的表現,最好及時去醫(yī)院查看。
三、4個壞習慣加速“腎虛骨先衰”,盡早改正
導致腎虛骨先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些是與生俱來的,但一些不良習慣也會使人更容易患上此類疾病。以下是導致腎虛骨先衰的4個不良習慣:
1.熬夜
頻繁熬夜會影響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和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并導致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睡眠不足還可能增加腎臟負擔,誘發(fā)腎虛。
2.長期過度運動
腎虛常常發(fā)生在過度賣力或過度練習的人身上。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劇烈的運動會大量消耗人體能量,極易造成腎虛骨先衰。
3.坐立不安
過多的久坐或不良的坐姿不僅會對脊椎和頸部造成壓力,而且容易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腎虛骨先衰。
4.缺乏鍛煉
缺乏鍛煉會讓身體處于萎縮狀態(tài),這不僅會負面影響骨骼系統的健康,而且還可能惡化腎臟功能,誘發(fā)腎虛。
以上4個不良習慣都是導致腎虛骨先衰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想預防此類疾病,建議保持規(guī)律作息、適量運動、避免久坐和保證充足的睡眠。
四、一味中成藥有效輔助治療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具有滋陰補腎作用的中藥方劑,以供給人體陰精以達到滋陰補腎的作用,積極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保護和提高腎臟功能、促進健康的目的。
主要成分包括以下6種藥材:
熟地黃:味甘、性平,能滋養(yǎng)陰精、補益脾腎,通經絡,散寒濕。
山茱萸:味酸、甘、性溫,具有補肝腎、填虛損、引陽氣的作用。
淫羊藿:味辛、咸、性熱,能壯陽補腎、助陽固精、化濕利水。
桑椹:味甘、酸、性微涼,具有滋補肝腎、補血液、止汗之功效。
牛膝:味苦、寒,具有活血消腫、強筋骨、清熱解毒、通經絡的功能。
沙苑子:味甘、平,能滋陰等。主治陰虛火旺,而導致的口干舌燥、多汗、惡心、腰酸腿軟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