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腕部結構復雜,受到外傷后,根據(jù)損傷的部位、程度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各異,處理原則不同,相當復雜。在此僅討論腕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扭傷。
【病因病機】
一般多有外傷史或勞累史,可分急性和慢性損傷。慢性損傷諸如腕關節(jié)負荷過重、活動過頻;急性損傷諸如跌仆手掌撐地、腕部活動不當、暴力直接打擊等造成腕關節(jié)韌帶、肌腱的損傷。
【臨床表現(xiàn)】
急性損傷:有外傷史,腕部疼痛、腫脹、功能受限、活動時痛甚。
慢性損傷:無明顯外傷史,但可有勞損史,腕關節(jié)乏力或不靈活,疼痛輕微或偶有疼痛,無明顯腫脹,一般活動不受影響,作較大幅度的活動時,則傷處疼痛。
【檢查】
體檢時局部會有不同程度的壓痛和功能障礙,根據(jù)以下的檢查還可進一步診斷是哪條韌帶或肌腱損傷。
1.腕關節(jié)掌屈時腕背疼痛,則背側腕橫韌帶或伸指肌腱損傷。
2.腕關節(jié)背伸時腕掌側疼痛,則掌側腕橫韌帶或屈指肌腱損傷。
3.腕關節(jié)橈偏時尺側疼痛,則尺側副韌帶損傷。
4.腕關節(jié)尺偏時橈側莖突部疼痛,則橈側副韌帶損傷;如尺側疼痛則三角軟骨損傷。
一般損傷無骨折、脫位者,X線無異常發(fā)現(xiàn)。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局部壓痛。
2.相應腕關節(jié)的活動受限(使損傷的韌帶或肌腱張力增大的活動)并有疼痛。
(二)鑒別診斷:
本病當與三角軟骨損傷、下橈尺關節(jié)損傷、橈骨下端骨折,腕舟骨骨折、月骨脫位相鑒別。除根據(jù)體征鑒別外,X線片是重要的鑒別手段,一般不難鑒別。
| 三角軟骨損傷 | 腕關節(jié)扭傷 | 下尺橈關節(jié)損傷 | 橈骨下端骨折 | 舟骨骨折 | 月骨脫位 |
壓痛 | 腕部尺側 | 損傷部位不同壓痛點不同 | 腕關節(jié)背側中間 | 腕關節(jié)廣泛壓痛 | 鼻煙壺 | 腕部掌側 |
腫脹 | 尺骨小頭周圍 | 腫脹部位因傷而異 | 下尺橈關節(jié)背側中間 | 橈骨下部腫脹 | 鼻煙壺 | 腕部掌側 |
畸形 | 無 | 無 | 無 | 餐叉樣或槍刺樣畸形 | 無 | 腕關節(jié)屈曲,中指不能完全伸直,握拳時第二掌骨頭塌陷 |
軸擠壓痛 | 尺偏腕尺側有擠壓痛 | 無 | 無 | 有 | 手指橈偏第三掌骨頭有擠壓痛 | 手指尺偏第四掌骨頭有擠壓痛 |
X線檢查 | 無異常 | 無異常 | 下尺橈關節(jié)間隙增大 | 橈骨下端骨折 | 舟骨骨折 | 月骨脫位 |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理筋通絡、活血祛瘀。
2.手法:按揉、搖、彈撥、拔伸、擦、搓、抖、滾。
3.取穴和部位:局部及相應經(jīng)絡的穴位。
4.操作:
(1)滾、大魚際揉、按揉損傷韌帶或肌腱的起止部與損傷處,同時配合腕部各方位的搖動,再沿損傷組織作垂直方向的輕柔彈撥。
(2)拔伸腕關節(jié)。如果損傷在背側,則拔伸時向掌側屈曲,損傷在掌側,則拔伸時向背伸,損傷在橈側,拔伸時向尺偏,傷在尺側拔伸時向橈偏。
(3)腕關節(jié)搓、抖、搖法。
(4)局部擦法。
【其他療法】
1.急性期可加用三色敷藥外敷、繃帶包扎固定以利于損傷的修復,疼痛或腫脹嚴重者可配合口服中藥活血通絡止痛劑。
2.恢復期可配合中藥熏洗與針灸、理療。
【注意事項】
1.手法操作急性期宜輕柔,慢性勞損期手法可稍重。
2.避免過勞,局部保暖。
3.嚴重軟組織斷裂要縫合。
4.舟骨骨折固定:背伸25~30°,橈傾,拇指對掌中立位,3~6月。月骨骨折固定:掌屈30°,一周后改中立位,二周后可活動腕關節(jié)。
5.治療期活動時可用護腕。
相關日志導讀-追夢祝朋友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