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皮膚科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俗稱風疹塊、風團、蓓蕾、鬼風疙瘩等。是由多種因素迅速引起皮膚、粘膜發(fā)生暫時性、充血性、滲出性、浮腫性風團,斑塊,伴有劇烈瘙癢。皮損可以迅速發(fā)生也可以迅速消退,皮膚不留痕跡。輕的僅有風團和瘙癢,重的還伴有發(fā)熱,腹痛、腹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等其他全身癥狀。
蕁麻疹的中藥治療偏方
(1)消風散(《外科正宗》)
[組成與用法]當歸10g,生地15g,防風10g,蟬蛻6g,知母15g,苦參10g,胡麻仁15g,荊芥10g,蒼術6g,牛蒡子15g,石膏15g,甘草5g,木通10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祛濕。
[加減應用]風團鮮紅,灼熱甚者,加赤芍、紫草、丹皮;癢甚者,加白蘚皮。
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
[組成與用法]麻黃6g,連翹15g(代連軺),赤小豆20g,桑白皮10g,生姜9g,杏仁6g,大棗15g,梓白皮10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內服。
[功能主治]解表清熱,利濕解毒。
[加減應用]脘腹脹悶、小便不利者,加蒼術、茯苓、藿香、茵陳;瘙癢劇烈者,加苦參、白鮮皮。
蕁麻疹的中藥治療偏方
(4)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
[組成與用法]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炒)、白術、山梔、大黃(酒蒸)、芒硝各15g,石膏、黃芩、桔梗各30g,甘草6g,滑石9g。共研細末。每服6g,開水送服。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散風清熱,化濕解毒。
[加減應用]大便稀,去大黃,加苡仁;惡心嘔吐,加半夏、茯苓、竹茹;有腸道寄生蟲,加烏梅、使君子、檳榔。
來自: 欣然書齋 > 《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