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趙XX,女,75歲。主因“便血20天”于2014年11月3日收入院。
患者2個月前曾出現(xiàn)腹部膨隆,雙下肢水腫。2014年10月行電子乙狀結腸鏡檢查示:符合直腸癌晚期,另伴肝硬化、貧血、低蛋白血癥”。失去手術機會,入院后僅予以輸血、對癥支持治療。病情持續(xù)惡化。2014年11月19日請史老師會診
此時患者神志清楚,極度消瘦,乏力,腹瀉,一日十余行,為黏血便。夜寐不安,納呆腹脹。惡心,口苦。心煩,小便如常,無腹痛。舌光紅無苔,脈沉細數(shù),寸脈弱微澀。
辨證為少陰病,心煩不得臥(陰傷),治以黃連阿膠湯。
黃連12g生阿膠(烊化)10g黃芩10g仙鶴草60g
白芍15g雞子黃1枚
3劑,水煎服,熱湯入雞子黃,日1劑,早晚分服。
并予中藥保留灌腸
鴉膽子20粒(去殼)三七粉3g半枝蓮30g白花蛇舌草30g
金銀花30g藤梨根30g
3劑,保留灌腸,日1次。
30°臥姿保留20-30分鐘。
服藥后患者夜寐得安,飲食較前有所進。大便雖然仍然一日十余次,但已由血便轉為黃色稀便。
按:本患者是直腸癌晚期,黏液膿血便,惡液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在這一系列嚴重癥候群中,史老師抓住患者不寐這一癥,極為獨到。史老師言:“睡覺是最好的補藥。”中醫(yī)尤其重視帶瘤生存,注重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患者因為高齡體弱,不能經(jīng)受手術和放化療治療,尤其應當調動人體正氣以抵御腫瘤侵襲,獲得自身修復的效果?;颊呙}道干澀不暢,舌質光紅無苔,符合陰傷虛熱之證。《傷寒論》第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方中黃連為君藥,需重用,瀉心火,阿膠益腎水,黃芩佐黃連,則清火力大;芍藥佐阿膠,則益水力強。妙在雞子黃,乃滋腎陰,養(yǎng)心血而安神,數(shù)藥合用,則腎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腎交通,水火既濟,諸證悉平。此方史老師尤其囑咐,在湯藥稍涼的60-70℃時沖入雞蛋黃,不能太熱,否則成蛋花湯。也不能太涼,否則太腥影響患者服用。另加用仙鶴草,有止血補虛之效,取扶正祛邪之意。
本患者所患惡性腫瘤乃濕熱蘊結之毒,鴉膽子可抗癌止血,亦治腸痢、偽膜性腸炎等。因為患者為直腸癌,病位在消化道末端,因此可以予局部灌腸,以減少鴉膽子毒性吸收,減小腸道刺激。加上三七活血止血等功效,患者應用后出血得止。但需要高位灌腸(離肛門20厘米),30°臥姿,盡量保留20-30分鐘以發(fā)揮療效。
史老師批語:鴉膽子,味極苦,性涼。不能入煎,尤其該患胃氣已衰,更為不宜。但去腐生肌,涼血解毒,作用顯著。遂改灌腸,另辟蹊徑也多有效。近代研究其有抗癌作用,并已制成靜脈注射劑。
(柳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