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是嬰幼兒的正常表現,因為他們形體發(fā)育未全,臟氣未充,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形成。但當年齡超過3歲后,夜間仍出現小便自遺者,則為遺尿癥。西醫(yī)認為隱性脊柱裂與頑固性遺尿有關,結核病也常導致遺尿。
中醫(yī)認為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失養(yǎng),大病久病,脾肺氣虛,津液不歸正化,膀胱不能正常約束而遺尿;肝經郁熱,挾濕下注,影響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進而干擾膀胱的約束功能,導致遺尿。
治療:
穴位:肺俞、脾俞、肝俞、腎俞、關元、陰陵泉、足三里。
方法:每次取3至4穴,留罐3至5分鐘。
夜間應定時讓小兒小便,形成良好習慣則可預防和糾正遺尿病。對于隱性脊柱裂不宜局部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