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假性斜視有假性內斜視與假性外斜視,假性內斜視的原因有:
1、寶寶間歇性內斜視。主要發(fā)生于出生四個月內的寶寶,雙眼在看近處物體時導致雙眼內聚,出現間歇性內斜視,四-六個月后,當眼睛開始調節(jié)時,內斜可自行消失。
2、內呲贅皮。這類狀況最易誤認為是內斜,亦是假性斜視里最多見的一種類型。是因為眼內呲贅皮遮蓋了眼內呲部,嚴重的可遮蓋部分鞏膜,以至于鼻側鞏膜暴露的比顳側少,加上寶寶的鼻根過寬,從外觀上給人一種內斜視(對眼)的感覺?;純貉矍蛳蜃笥肄D動時,內轉的那只眼就顯得更明顯。鑒別的方法是將患兒鼻根部皮膚捏起,鼻側鞏膜暴露多些,“內斜視”便消失了。此外也可采用角膜映光法,即以手電筒光照射在小兒雙眼之間,觀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間;或者用交替遮蓋一眼的方法檢查眼位來鑒別。
3、瞳孔距離過小。當雙眼眶距和瞳孔距離過小時,會給人有內斜視的感覺。
假性外斜視主要有瞳孔距離過大,會引起外斜感。
假性斜視常和真性斜視相混淆,并不能讓人一眼就判斷出來是假性斜視,即便有經驗的臨床醫(yī)生也要經過反復數次檢查才可判斷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