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皂角刺10克,水煎,早晚2次分服。
24.術(shù)者用手蘸汽水拍打患者頭頂,從頭頂拍到頸部,手背直到中指。然后用線扎住中指的中節(jié),用針在中指的指甲下緣刺出黃水即愈。
25.西瓜霜、硼砂各15克,朱砂、冰片各1.5克。共研細(xì)末,吹患處。
26.黑木耳10克,研末,每日用少許,吹喉中,每日3至4次。
27.鼠婦研水涂之。亦治小兒鵝口瘡。
28.六神丸10粒研細(xì)末,涂布于患處,每天1次。
29.選冰硼散、珠黃散中的1種,涂咽喉部。每天涂2至4次。
30.朱砂、珍珠、枯礬各0.9克,寒水石0.6克,兒茶、龍骨各3克,硼砂1.5克,赤石脂2.1克。上藥共研細(xì)末,裝瓶備用。用時取少許可吹患部。1日3次。
31.元明粉、水飛硼砂各15克,冰片1.5克,僵蠶15克,珍珠粉0.6克。先將硼砂傾人銀罐內(nèi),次將元明粉傾入,用火煅煉,使松脆如枯礬狀,然后取出研細(xì)末,每日噴患處3次。
32.黃連、黃芩各4.5克,制青梅(煅)0.6克,雞內(nèi)金1.5克,枯礬3克,硼砂4.5克,制膽硝4.5克,炒山梔4.5克,青黛0.6克,枯礬3克,珍珠0.6克,牛黃0.6克,熊膽0.6克,銅青0.6克,兒茶1.2克,麝香0.3克,冰片0.6克。上藥研細(xì)末,瓶貯備用,用時取少許吹患處。本方適用于急慢性扁桃腺炎、喉頭炎、咽炎以及食物中毒起泡等。
33.兒茶、柿霜各9克,青黛1.8克,冰片0.09克,枯礬6克。上藥研細(xì)末,用甘油調(diào)成糊狀涂患處。
34.象牙屑、珍珠各0.9克,青黛1.8克,冰片0.09克,壁錢20個,牛黃、人指甲各0.15克。上藥研細(xì)末,瓶裝,每用少許吹喉中。
35.珍珠、冰片各0.9克,黃連、山豆根各3克,桔梗、甘蜜、琥珀、珍珠、薄荷、生煅硼砂、黃柏、青黛、甘草各2.4克。上藥研極細(xì)末,3歲以內(nèi)者每日用0.3克,分6次吹喉;3歲以上每日用0.6克,分12次吹喉。一般2至4日可愈。
36.牙皂3克,僵蠶2.4克。研細(xì)末,每用少許吹入患處。
37.冰硼散,每用少許吹喉,每日3至4次。
38.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粒,含化。小兒減量。
39.薄荷10克,川芎、白芷、細(xì)辛、雄黃、硼砂、黃芩、皂角各3克,芒硝6克。烘干,共研為細(xì)末,過篩,裝瓶貯備。臨證取藥粉少許,棉花裹之,塞鼻中。此方除治扁桃體炎外,亦治頭痛、牙痛、鼻塞、目赤。
40.鮮威靈仙葉,洗凈泥土,搗爛取汁,用4至5厘米長的消毒藥棉捻條,或用紗布浸透藥汁,插入鼻腔上段(左痛塞右,右痛塞左),約4至6分鐘,患者流淚,打噴嚏;約30分鐘,癥狀即可減輕,取出藥條,如未愈,每隔4—6小時再塞1次,直至病愈。本方適用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會厭炎、咽喉炎及諸骨哽喉者。
41.蝎尾,烘干,研為細(xì)末,過篩;取藥粉適量,撤于兩塊3平方厘米的膠布上,敷兩側(cè)天容穴。24小時換藥1次。
42.生附子60克,烘干,研為細(xì)末,用醋調(diào)成膏,敷涌泉穴。外蓋塑料薄膜,繃帶包扎。12—24小時換藥1次。
43.生川烏、生南星。烘干,共研為細(xì)末,用醋調(diào)成膏,敷雙足涌泉穴。外蓋塑料薄膜、紗布、繃帶包扎。
44.刺血法1:選穴:
①少商(雙),商陽(雙),關(guān)沖(雙);
②頒下壓痛點(相當(dāng)于扁桃體在體表的投影位置)。任選1組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點刺,使出血數(shù)滴,每天1次。
45.刺血法2:取穴:耳背顯露的靜脈。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或小刀片刺破耳背靜脈的血管,出血3至7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