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人們在上火或者內(nèi)火旺盛時出現(xiàn)的癥狀,口腔潰瘍的反復(fù)發(fā)作常常令人寢食難安。當(dāng)前治療口腔潰瘍也有很多方法和藥物,但是效果都不太顯著,因此,可以嘗試使用中醫(yī)方法。
中醫(yī)治療口腔潰瘍方法如下:
1、生地青梅飲
配方: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
功效:養(yǎng)陰清熱,降火斂瘡。
用法:每日1劑,分2~3次飲服,可連用數(shù)日。
2、二黃口瘍清
配方:夏枯草、旱蓮草、龜板、黃連、黃柏、生地等苗嶺天然藥材。
制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口腔潰瘍。
用法:一日一付,每日三次,每次一碗,15付為一療程。
3、烏梅生地綠豆糕
配方: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綠豆沙,烏梅、生地,撳結(jié)實,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滋陰清熱,解毒斂瘡。
4、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內(nèi),沖入開水浸泡。
用法: 代茶頻飲。
5、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通草誣克,甘草1.5克,綠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6、蓮心梔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心3克,梔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天1劑,代茶頻飲,可連用3劑。
以上提供方法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方法請咨詢醫(yī)生。
相關(guān)推薦:點擊此處查看病種旬刊:秋燥時節(jié) 如何預(yù)防口腔潰瘍
點擊此處查看:2014年全國愛牙日專題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wǎng)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zé)任編輯: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