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
近20年來,隨著對喉胚胎解剖和腫瘤生物學特性認識的不斷深入,喉部分切除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患者喉功能的保留率明顯提高,術后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據統(tǒng)計,國內部分綜合性醫(yī)院部分喉切除率達到了60%~70%。但由于喉部分切除術的術式變化較多,國內部分文獻報告顯示在強調部分喉切除時,醫(yī)生往往忽略了喉癌復發(fā)率在上升的事實。
激光手術
激光手術治療喉癌已有30余年歷史,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激光手術治療喉癌已占全部喉癌手術的30%~50%,并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激光治療早期喉癌的5年生存率為85%~100%,其喉功能保全率優(yōu)于喉部分切除。隨著設備的改進和技術的完善,手術適應癥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已從最初只限于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發(fā)展到今天的中晚期聲門型、聲門上型喉癌的激光手術。但由于醫(yī)院設備限制,醫(yī)生手術技術的差異和對激光手術的認識不同,開展手術的深度和廣度也不同,至今尚無標準的手術適應癥范圍。
激光是20世紀60年代后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技術,隨著激光器的進步而逐步改進和發(fā)展。在耳鼻喉-頭頸外科領域中,自1972年由兩位美國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yī)生首先開始將此技術應用于喉部手術的臨床工作中。當時治療的疾病主要有聲帶的角化病、小結、息肉、囊腫以及原位癌等,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此后被廣泛的開展起來了
在早期喉癌的治療中激光手術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喉癌的CO2激光手術在國外有大量報道。國內近些年才逐漸開展起來。這主要是由于CO2激光手術設備、手術顯微鏡價格比較昂貴,受條件限制所致。將CO2激光手術設備、手術顯微鏡、支撐喉鏡三者結合起來應用于喉部手術,優(yōu)點是頸部無切口,手術準確性高,手術損傷小,術后康復快,喉的功能保存好,并且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就是說術后患者可保留說話、呼吸、發(fā)音的功能。因為一般不需要做氣管切開的手術?;颊咧恍枳≡?周左右,既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大大地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支撐喉鏡下CO2激光顯微喉手術可使早期喉癌的手術達到當今臨床醫(yī)學要求的微創(chuàng)手術標準,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支撐喉鏡下CO2激光顯微喉手術的適應癥為早期喉癌,以及喉癌前病變,如喉角化病(也稱喉白斑)、成人喉乳頭狀瘤等。喉角化病、喉乳頭狀瘤容易復發(fā),而且易于癌變。在喉癌前病變中,喉角化癥癌變率較高,有報道為20%~40%。成人喉乳頭狀瘤的癌變率,有報道可達7%~21%之間。所以,在喉癌的癌前期病變的治療中,首次手術的徹底切除是非常關鍵的,目前最適宜的手術治療就是支撐喉鏡下CO2激光顯微喉手術。
此外,喉部良性病變也可在纖維支撐喉鏡下應用CO2激光手術切除,如聲帶息肉,聲帶小結,肥厚性喉炎等。主要方法是,應用CO2激光將息肉、小結汽化。兒童喉乳頭狀瘤也可應用CO2激光手術切除,效果也非常滿意。比較其他的手術方法即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也減少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一般不需要做氣管切開,避免了患兒可能出現(xiàn)的肺感染并發(fā)癥。還有喉狹窄、喉麻痹等疾病也可以應用CO2激光手術治療。
喉部良、惡性病變的早期癥狀主要有聲音嘶啞、咽部不適、吞咽不適、吞咽疼痛、痰中帶血等,隨著發(fā)病時間的延長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癥狀。但在某些部位生長的腫瘤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較晚或不明顯。此外,喉狹窄、喉麻痹等疾病也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颊邞岣呔?,應及時到耳鼻咽喉科就診,以便得到及時的檢查和治療
放射治療
近30年來,對放療治療喉癌的療效已有較為統(tǒng)一的認識。單純放療用于治療早期喉癌1期病變其療效與手術切除及激光治療相似,5年生存率均為85%~95%;2期病變放療控制率略低,嚴格比較仍遜于激光治療。但放療對于患者治療后聲音效果的保全有一定優(yōu)勢,對于聲門上型喉癌(1~3期)術前放療可以明顯降低頸部復發(fā)率,但放療后喉部干燥等遠期副作用明顯。對于晚期喉癌(3或4期)以放療作為基本治療時,應以外科挽救作為治療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認為,放療為基本治療的生存效果和與手術為基本治療者相當,尤其是4期患者,放療并不能有助于喉功能的保留。調強適型放療是放療的一大進步,已被應用于頭頸部腫瘤的治療中,這種方法可提高控制率,明顯降低毒性反應,可能成為喉癌放療的一個新亮點。
同步放化療
化學藥物治療對喉鱗癌目前仍無根治療效。順鉑(DDP)單獨應用時療效較差,副反應重,臨床已很少應用。術前誘導化療目的是控制原發(fā)灶,使腫瘤縮小到手術范圍和放療野內,提供臨床手術切除的機會。對于局部無法切凈或不能手術的晚期局部病變,可在應用化療藥物的同時結合放療,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減少放射野以外的微小轉移。同步放化療中化療能夠減少放射野區(qū)域內腫瘤細胞的數(shù)目,改善血液供應,減少乏氧細胞,增加放射敏感性。國外多中心研究顯示,同步放化療效果挺好,但研究尚未體現(xiàn)同步放化療的生存期優(yōu)勢。綜合患者治療費用、治療周期、并發(fā)癥等因素,誘導化療和同步放化療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對喉癌等晚期頭頸部腫瘤,國內外都相繼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生物治療,如基因治療、免疫治療、光動力學治療、中醫(yī)中藥和熱療等,這些研究還遠未達到根治的臨床效果,其作用仍在于晚期腫瘤的輔助治療。要想提高其療效,仍有待于基礎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