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生命運動必需的微量營養(yǎng)素,分布在人體各組織與體液中,以骨骼,血液中含量比較多。鈣參與構成年人體骨骼與牙齒,增進肌肉與神經的作用,并且有幫助止血,防止結腸癌,直腸癌等作用。
嬰兒期是生長,發(fā)育的旺盛階段。假如缺鈣,則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的變化,導致小兒精神發(fā)生遲滯,如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驚,多汗,枕禿等癥狀,及骨骼發(fā)育畸形,如“雞胸”“O形腿”“X形腿”等,嚴重的可引發(fā)心臟病,腎結石等臟器病變。
引起缺鈣的原因有:
1.兒童因偏食,厭食引起鈣攝取不足;
2.兒童生長,發(fā)育迅速,鈣的需求量增多,雙胞胎盡早產兒出生后生長發(fā)育相對更快,需求量相對更大;
3.維生素D的缺少。維生素D對于人體鈣的吸收極其重要,假如缺少維生素D,即便攝取足夠的含鈣食物和鈣糖片,也將隨糞便排出,不容易吸收。關于維生素D的來源,一是含維生素D的飲食,一是紫外線(陽光)作用于人體皮膚的7-脫氫膽固醇而成。
基于以上情況,要保證兒童生長,發(fā)育健康,防止鈣營養(yǎng)缺少,要合理補鈣。
1.小兒從出生后1至兩個月開始,即要每日抱到戶外曬太陽,逐漸做到每天戶外活動不低于2個小時。
2.合理喂養(yǎng),及時增加輔食,多食含鈣和維生素D多的飲食,如蝦皮,黑木耳,排骨,牛奶,乳酪,蜜糖,乳酸,杏,肝臟,蘿卜,蛋殼,海螺,蛋黃,香菇等。具體做法如下:將黑木耳,蝦皮人餡包餃子,包子;將骨,蛋殼,海螺等焙干研粉,紗布過濾后,加入食物蒸食或者口服。3歲以上兒童,可以用蝦皮切碎加入雞蛋中蒸蛋羹。
3.在冬天寒冷的地方,或者利用陽光有困難者,要盡量使用維生素D劑。寶寶出生后一個月到1周歲可給維生素D,每天400至800IU。雙胞胎盡早產兒生長快,要提前至第二星期開始給予,每天1000至2000IU,三個月后漸漸減量至每天400IU.1周歲后停用,但是北方仍需要應用。在不能做到每天口服的情況下,可每月頓服膽維丁50000IU,也可以在冬天肌注維生素D240萬IU或者維生素D330萬IU一回。
4.5歲半至6歲半階段是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又一高峰,父母要注意檢查孩子鈣營養(yǎng)情況,使其多攝取含鈣豐富的食物或者口服鈣糖片補鈣。
5.孕婦身體內的營養(yǎng)是胎兒生長發(fā)育所需各類營養(yǎng)的惟一來源,亦是兒童營養(yǎng)情況的基礎。假如孕婦因各類原因缺鈣,必然影響到嬰兒的健康,所以在懷孕7個月時要一次性注射維生素D330萬IU,同時注意膳食結構的科學性,多吃含鈣豐富的飲食,是積極預防兒童缺鈣的有效措施。
小兒多食蔬菜也補鈣
蔬菜中的鈣也能夠被人體非常好地吸收與利用。因此,對于一些不適應喝牛奶的孩子,他們所需的鈣就能夠由蔬菜與豆制品補充。
蔬菜與豆制品的含鈣量并不亞于牛奶,以每100ml計算,牛奶的含鈣量為120mg,而豆腐為240至277mg,黃芽菜為33mg,青菜為140mg,芹菜為160mg,韭菜為56mg,包菜為62mg,蕹菜(空心菜)為100mg,莧菜為200mg,毛豆為100mg,四季豆為66mg等。當然,蔬菜中鈣的吸收會受到植酸或者草酸的影響。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人體對有一些蔬菜如芥菜,黃芽菜中鈣的吸收就高于牛奶。這是因牛奶中的鈣含量盡管高,但是鈣磷比例不適當,影響了人體對鈣的吸收。
但是,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因蔬菜中的粗纖維比較多,孩子不愿細嚼。家長可以選擇那些根莖細嫩的蔬菜,在烹調加工時可以將蔬菜切得細一些,炒得爛一些,使孩子容易咀嚼。此外,在蔬菜的顏色搭配上,要適合孩子的特征,如在芹菜炒肉絲中加些胡蘿卜絲,用幾種豆制品來炒個素什錦,做到色,香,味俱全,提高孩子對蔬菜的食欲。同時家長應當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愛吃蔬菜的習慣,這既能夠使孩子補充到更加多的鈣,又可以鍛煉他們的咀嚼功能,增進牙齒發(fā)育,還有防治便秘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