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發(fā)生在食道粘膜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于中年以后的男性。病因不明,可能與長期進食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的食物有關。早期癥狀為吞咽不暢,好像有東西梗塞胸口,胸前作痛,咽部有異物感或進食后胸頸一帶梗噎不適,逐漸發(fā)展為咽下困難。病初僅能稍進流質性食物,自然消瘦不堪。診斷確定主要通過X線造影和食管脫落細胞檢查,必要時作食管鏡檢查和活體組織檢查。絕大多數(shù)的食道癌為鱗狀細胞癌,少數(shù)見于食管下端為腺癌。治療時應根據(jù)不同情況,選用手術、放射、化療、中草藥等療法。
[配方]六神丸10—15粒。
[制用法]空腹溫開水送服,每日4次。7天為1療程。連用4個療程。
[功效]解毒、散結,用于治療食道癌。可改善病情,腫瘤有所縮小。
[配方]鮮韭菜葉1000克。
[制用法]搗爛絞汁。每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適用于食道癌食滯難咽,淤血型慢性胃炎。
3.竹瀝韭菜汁童尿飲治療食道癌
[配方]韭菜汁60毫升,竹瀝水30毫升,健康童尿60毫升。
[制用法]同放于砂鍋中用小火燒開。頻頻溫服,連續(xù)10天為1療程。
[功效]適用于食道癌。
4.黨參代赭石治食道癌
[配方]黨參30克,清半夏20克,細辛6克,干姜6克,五味子10克,旋復花12克,代赭石25克,大黃12克,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食道癌。
注:本方治食道癌能明顯改善癥狀,減輕病人痛苦,延長生命。一般服用3~6劑即可見效。
[配方]威靈仙30克,白蜜30克,山慈姑10克。
[制用法]水煎3次,每煎分2次服。每4小時服1次,1日服完。連服7天。
[功效]治噎膈翻胃(食管癌,胃癌)。
6.蒲公英根治食管賁門癌
[配方]蒲公英根30克。
[制用法]加水煎,去渣,徐徐服下。
[功效]洽食管賁門癌(噎膈)。
[配方]麝香,牛黃,冰片,珍珠,蟾酥,雄黃各等份。
[制用法]共研末,制成芝麻大小的丸。早、中、晚、深夜各服1次,每次15粒,口中頻頻含服。同時用醋或酒調,外敷癌腫局部,日換1次。
[功效]治食道癌、鼻咽癌、肺癌、胃癌。
[配方]三七30克,碘化鉀15克,桃仁30克,百部21克,硼砂18克,甘草12克。
[制用法l將上藥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功效]治食道癌。
[配方]硼砂60克,火硝30克,硇砂6克,沉香,冰片各9克,青礞石15克。
[制用法]上藥共研粉,每次含化1克,徐徐咽下,隔30-60分鐘1次。當患者粘膜吐盡,能進食時,改為3小時1次。連服2日停藥。
[功效]治食道癌(食道癌梗阻,滴水難下者)。
[配方]鳳仙花120克。
[制用法]酒浸3日夜,曬干研細末,酒丸如綠豆大,每服8丸,溫酒送下。
[功效]治噎食(食管癌)。
[配方]大蒜頭100克,醋200毫升。
[制用法]大蒜放入醋中煮熟,食蒜飲醋,每日1次。
[功效]散淤,解毒,抗癌。適用于食道癌。
[配方]鵝血250克。
[制用法]清水400毫升,燒開后,將鵝血切成小塊和姜絲—起放人,煮至熟透,下蔥末、麻油、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勻,分1-2次乘熱服。
[功效]解毒、降逆、抗癌。適用于食道癌,胃癌,食道痙攣。
13.巴豆蒸梨治療食道癌
[配方]梨1個,巴豆0.3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將梨洗凈,除去皮核;巴豆去殼,搗碎,填人梨中,放于大瓷碗里,加入糖和清水200毫升,蓋好,隔水蒸熟。撿出巴豆,食梨喝湯。
[功效]適用于食道癌。
14.半枝蓮治早期食道癌
[配方]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劉寄奴、代赭石各30克,柴胡、金沸草、香附、郁金、炒枳殼、沙參、麥冬、玄參、清半夏、丹參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1劑。
[功效]治早期食道癌。
[配方]石見穿、半枝蓮、急性子各30克,紅棗5枚。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食道癌。
[配方]生苡米15克,炒苡米15克,急性子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旋覆花9克,生代赭石15克,白檀香6克,蘇子12克,枇杷葉15克,硼砂(沖服)1.5克,玄明粉(沖服)3克,冰片(沖服)0.06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用治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