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腸癌大腸癌是發(fā)生于直腸和結(jié)腸的惡性腫瘤。其臨床癥狀因癌瘤的類型及部位而不同,除腹部不適及腹痛外,右側(cè)結(jié)腸癌以全身癥狀,貧血及腹部腫塊為主癥;左側(cè)結(jié)腸癌則以腸腔梗阻、排便紊亂為顯著癥狀;直腸癌則以排便習(xí)慣改變,糞便帶血及粘液為突出表現(xiàn),中醫(yī)稱本病為“腸癌”,其病機(jī)可能與過食肥甘、霉變食物,或因大腸慢性病變的長期刺激,日久惡變而成。
[配方]海藻30克,水蛭、壁虎各15克。
[制用法]將上3味焙干研細(xì)末。分10包,每日1—2包,黃酒沖服。
[功效]逐瘀破血,清熱解毒。治療腸癌。
[配方]白蟻100克,低度高梁酒500毫升。
[制用法]將白蟻洗凈晾干,浸酒中密封2個月后飲酒。每日服2~3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適用于直腸癌,乳腺癌,子宮癌。
[配方]紫茄子1個,白酒1000毫升。
[制用法]茄子洗凈,用濕紙包裹,在柴炭火余灰中煨熟,取出剝?nèi)ゼ垼瑢⑶炎优獱€浸白酒中,密封3晝夜,過濾掉茄子。每日于飯前飲酒15毫升。
[功效]適用于腸癌便血,腸風(fēng)便血。
4.靈芝燉牛肉治療腸癌
[配方]靈芝20克,枸杞10克,牛肉150克。
[制用法]分別處理好后,同放于砂鍋中,注入清水400·毫升,燒開后,撇去浮沫,加入姜片,燉至酥爛,下大蒜、精鹽、味精,淋麻油,調(diào)勻。分1~2次乘熱食牛肉喝湯。
[功效]適用于腸癌。
[配方]懷山藥、炒白術(shù)、黨參、廣木香、炒枳殼、炙雞內(nèi)金、青陳皮、焦建曲各1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治療直腸嗜銀細(xì)胞癌驗方,功能健脾和胃。
[配方]紅藤15克,白頭翁9克,半枝蓮30克,白槿花、苦參、草河車各9克。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本方清熱解毒,利濕活血。適用于大腸癌患者。
[配方]石見穿、地榆、黨參、茯苓、生薏苡仁、七葉一枝花、苦參、昆布、天龍各100克。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治療直腸癌,功能軟堅消瘤,健脾化濕。
[配方]潞黨參、黃芪各30克,白術(shù)、茯苓、黃芩、柴胡各9克,丹參)熟地、白芍、杜仲、枸杞各15克,升麻6克。
[制用法]日1劑,水煎服。
[功效]治療直腸癌,功能補(bǔ)中益氣。
[配方]海藻30.克,水蛭6克。
[制用法]將2藥分別用微火焙干,研細(xì)混合,每次3克,每日2次,黃酒沖服。
[功效]破瘀散結(jié),適用于直腸癌。
[配方]厚樸9克,白術(shù)、茯苓各12克,佩蘭9克,肉蔻10克,蒼術(shù)9克,太子參12克,甘草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健脾止瀉,適用于直腸癌術(shù)后瀉下不止者。
[配方]火硝、制馬錢子、郁金、白礬各15克,生甘草3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xì)粉,水注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次0.3—0.9克,每日3次,黃芪煎水服或開水送下占
[功效]化痰解毒,消腫散結(jié)。適用于腸癌腫塊堅硬疼痛患者。
[配方]黃芪30克,黃精、枸杞子、雞血藤各15克,槐花12克,敗醬草、馬齒莧、仙鶴草、白英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益氣補(bǔ)血,清熱解毒。適用于大腸癌患者。
[配方]核桃枝60克,雞蛋3枚。
[制用法]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吃蛋喝湯。
[功效]治療大腸癌患者。
[配方]白頭翁50克,銀花、木槿花各30克。
[制用法]煎濃汁200毫升,加白糖30克,溫服,每日3次。
[功效]治療大腸癌。
[配方]炒苡米30克,石榴皮21克,焦山楂30克,訶子肉12克,山豆根9克,瓦楞子15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料姜石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劑。
[功效]健脾益氣,收澀止瀉。適用于腸癌。
16.參苓白術(shù)散治晚期直腸癌
[配方]黨參3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生薏苡仁30克,包煎,肉蔻10克,破故紙10克,吳茱萸10克,訶子10克。
[制用法]共研細(xì)末。
[功效]治晚期直腸癌。
[配方]夏枯草75克,黃糖3片,烏黑糖150克。
[制用法]用水3碗煎成1碗,每日煎濃,當(dāng)茶常飲服,至痊愈為止。
[功效]治腸癌。
18.清腸消腫湯治直腸癌、結(jié)腸癌
[配方]八月札15克,廣木香9克,紅藤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菝葜30克,野葡萄藤30克,苦參15克,生薏苡仁30克,紫丹參15克,地蟲9克,烏梅9克,瓜蔞仁30克,白毛藤30克,鳳尾草15克,貫眾炭30克,半枝蓮30克。
[制用法]上藥水煎服。壁虎4.5克,研成粉末,分2次吞服。并將本方煎劑的1/3(約2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2次。
[功效]理氣化瘀,消腫解毒。用治直腸癌、結(jié)腸癌,并適用于胃癌、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