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4對,素油1兩半,黃酒、糖、姜、蔥絲、味精適量。對蝦洗凈去須、腳,從脊背割開用簽子剔去沙包,再自蝦背剪到尾根處,挑去殼下的尿線。開油鍋,油溫4成鍋離火,將對蝦排好人鍋,文火將蝦的兩面煎至深紅色,將蝦撿出。煎蝦的余油燒熱,下進(jìn)蔥、姜絲煸出香味,入黃酒、對蝦,加進(jìn)1兩開水,撒入糖、鹽、味精,燒開后蓋好鍋,文火燜烤10分鐘即可。 此菜可補腎壯陽,通乳托毒,也是滋補身體的美味佳肴。
2】
九節(jié)菖蒲不拘多少。將藥生搗,絞汁5000毫升,加糯米625克,蒸熟,再加細(xì)曲250克,相拌令勻,人瓷缸,密蓋3周,即成,溫服,1日3次。
本方補腎氣,能使白發(fā)變黑。
3】
白色鴨子1只,去腸臟,并將其洗凈,黑芝麻、桃仁、桑椹、水發(fā)蓮子、芡實、紅棗、薏苡米仁各20克,糯米適量(以填滿鴨腹為度),鹽、黃酒、味精各適量。將黑芝麻、桃仁、桑椹、蓮子、芡實、紅棗、薏苡米仁填入鴨腹腔,再填加糯米至滿用線縫合腹腔口,放置在湯盆中,加鹽、黃酒、味精和水,上籠屜蒸熟,食前拆線,即可食用。
本方補腎,健脾,固齒,尤其對體質(zhì)久虛、消瘦、牙齦痿縮者適宜。
4】
當(dāng)歸(酒浸)、小川芎、荊芥穗、香附末、白芍藥、甘枸杞、熟地黃各75克,川牛膝(去蘆,酒浸)60克,細(xì)辛9克,補骨脂45克,升麻15克,青鹽9克。將為末,用老米枷克,煮飯合成丸,陰干,入瓦砂罐封固,炭火或桑柴火,燒成灰存性研為末,用鋁盒盛之。清晨以藥粉擦牙,然后溫水漱咽服下。
本方為固齒補腎散,適用于腎虛牙齒不固之患者。
5】
莽草、生姜、柳樹皮(刷去表面綠皮,取里面之白皮)、牛膝(去苗)、胡蒜子、生干地黃、菟絲子、無食子、桐子漆、豬牙皂角各1肋克。共研成細(xì)末,放入瓶內(nèi),瓶口用食鹽調(diào)稀泥封固,放火內(nèi)燒鍛1日后,埋入土內(nèi)半日許(選陽濕地,要挖深一點),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用涼處,不得見太陽;后研為細(xì)末,篩過備用;每用時以手指蘸藥末少許揩于牙齒上,過一會兒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應(yīng)堅持揩法,不可中途而廢。
本方補腎氣,常用可使牙齒堅固不脫,光潔白凈。
6】
粟米50克。粟米淘洗干凈,放人鍋中,加清水,旺火燒沸,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本方有益腎補虛,清熱利尿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脾胃虛熱,泄瀉下痢,熱淋。
本方出自《本草綱目》、《醫(yī)通》、《調(diào)疾飲食辨》等,原方用于“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熱痢,熱淋”,為補虛清熱常用方。久病失治,耗損腎虛,則見虛損;脾胃虛熱,運化失常,則見瀉?。幌陆固摕?,膀胱氣化不利,則見病淋。法宜益腎補虛,清熱利尿。本晶單用粟米一味,益腎補虛,清熱利尿,方簡力專。本晶以清補見長,諸虛熱者皆可食用。
本方用于清補止痢,宜用陳粟米。
7】
狗肉1000克、糯米1000克,酒曲適量。把狗肉洗凈,煮爛,搗如泥,糯米煮成千米飯,與狗肉泥拌勻,待冷,加酒曲適量,發(fā)酵成為酒釀。每日晨起空腹飲20--30毫升。
狗肉為犬科動物狗的肉,又稱犬肉。它除有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有嘌呤類和肌肽及鉀、鈉、氯等化合物。狗肉味咸性溫,主補腎氣,壯陽道,強腰膝,暖下元,健脾胃,下無虛弱者食之最宜。合糯米加酒曲釀酒,更助元陽之氣,又培補中焦之氣。全方大補元氣,溫腎助陽,健脾養(yǎng)胃。元陽虛弱的陽痿、早泄、滑精者可酌情選用。
陽盛、火旺、熱病者不宜使用。
8】
粟子肉100克,干藕粉25克,糖桂花2克,蜜餞青梅半顆,玫瑰花2瓣,適量白糖。將粟子肉洗凈后切成薄片,鍋置旺火上,放人清水適量,燒沸,倒人粟子肉、白糖,再沸時,撇去浮沫;再把干藕粉用水調(diào)勻,均勻也倒入鍋內(nèi),調(diào)成凌羹狀時出鍋,盛入碗內(nèi),把青梅切成薄片放于羹面,再撒上糖桂花和玫瑰花瓣即成。
本方補腎益氣,健脾開胃,活血化瘀,適用于更年期脾胃虛弱之人食用。
9】
麻雀1只,粟米50克,蔥白、白酒各適量。將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適量白酒煮少時,再加水,下米煮粥,粥將成時人蔥白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
麻雀為文鳥科動物麻雀的全體或肉,別名家雀、老家賊。味甘性溫,功善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小便,是增強男子性機能,療陽痿的常用保健食物。
方中以麻雀為主,輔以粟米健脾養(yǎng)胃,濡潤宗筋;蔥白辛溫,振奮陽氣;又得酒助,助腎興陽,以增強麻雀的作用效力,四物相合而成益腎壯陽之方。原方用于“臟腑虛損,羸瘦,陽氣乏弱”之癥。經(jīng)常食用本品可增強體制,提高性功能。對男性陽痿,早泄,不育,女子陰冷。不孕皆有調(diào)養(yǎng)之用?!娥B(yǎng)老奉親書》也載有此方。
本品性質(zhì)溫?zé)?,陰虛?nèi)熱者忌食。
10】
鵪鶉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5克。將3味水煎取汁,飲湯食鵪鶉。
本方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適用于肝腎虛所引腰膝酸軟,牙齒不固者。
11】
栗子、粳米,冰糖各100克,清水l000克。將栗子用刀砍開,去殼取肉,切成碎米粒大小,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鍋內(nèi)加清水,栗子上火燒開,加人冰糖熬煮成粥即町。
本方補腎氣、厚腸胃、對腎虛引起的牙齒不固有療效。
12】
水發(fā)海參50克。水發(fā)鮑魚20克(切絲),鮮蚌肉、鮮蠔肉各50克,水發(fā)干貝20克,熟海螺肉50克(切片),枸杞子50克,整鮑魚貝殼1個,雞湯、味精、黃酒和筍片各適量。將各原料放人砂鍋中,兌人雞湯以小火煨燉九成熟,再加調(diào)料和筍片,熟透即可。
本方平補肝腎,明日,增強視力,可預(yù)防弱視、近視、早花,對夜盲癥、青光眼等癥亦有輔助治療功效。
13】
黑牛髓、生地黃葉、白沙蜜各250克。將3味和勻煎熬成膏。晨起空腹食1匙,用溫黃酒調(diào)之。適用于因腎虛弱而引起的腰膝無力,形體瘦弱,或創(chuàng)傷骨折等癥。
本方出自《飲膳正要》,方名為后加。原方用于治療瘦病。牛髓功專補腎填髓,合地黃、蜂蜜以滋陰血,故可用以輔助脊骨勞損或外傷的恢復(fù)。
本方對于脾虛泄瀉,胸膈多痰者慎用。
14】
水發(fā)海參(切碎)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少許蔥姜食鹽調(diào)味。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的作用,適用于腎虛陰虧所致的體質(zhì)虛弱、腰膝酸軟、失眠盜汗等。
15】
山藥100克、白米100克、白糖100克、清水1公斤。將鮮山藥削皮后切成塊,煮到七成熟時加米煮成粥,再加糖煮片刻即可。
16】
山藥粉、茯苓粉各100克,面粉、白糖、紅綠絲、糖桂花、熟豬油各適量。山藥粉、茯苓粉放入盆中,加清水,調(diào)成糊狀,上籠蒸約半小時后取出,加白糖、豬油、紅綠絲、糖桂花,調(diào)制成餡心,面粉合好,與餡心作包子蒸熟進(jìn)食。
本品有補脾固腎功效,適用于脾腎氣虛,食少便溏,尿頻,遺尿。本品出自《儒門事親》,方名為后補,原方用于“小便多,滑數(shù)不禁”,為補脾固腎方,脾虛運化失常,則見食少便溏;腎虛膀胱不約,則見遺尿,法宜補脾固腎,方中以山藥為主,補脾固腎;以茯苓為輔佐,補氣健脾以助山藥之力,合用而成補脾固腎之方。本方可用于糖尿病。本方重在滋補,有實邪者不宜食用。
17】
上肉桂2克,熟附子5克,西黨參、北黃芪、懷山藥、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菟絲子、淡大云、蒸黃精、制鎖陽各1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劑,連服5劑,—般需要服30-60劑,直至病愈為止。
本方為湖南著名老中醫(yī)蕭佐桃驗方,功能扶命火,培脾土。養(yǎng)正氣、益精血,可主治腎陽虛證(命門火衰),脾陽虛證,脾腎陽虛證,氣血虛弱證。特別是慢性腎炎,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減退癥,性生殖機能減退癥,下丘腦垂體性閉經(jīng),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有上述證候表現(xiàn)的療效尤佳。
本方系蕭氏在臨床上治療內(nèi)科疑難雜癥研制的有效方劑之一。他認(rèn)為疑難雜癥所表現(xiàn)的證候往往與“命門”系統(tǒng)自身功能的損害,即真陰真陽的虧損有關(guān)。真陰真陽虧損可以造成“五臟之陰氣不生,五臟之陽氣不發(fā),五臟之正氣失調(diào)”。因此在立法制方時要注意調(diào)陰陽、糾偏頗,意在相濟,勿忘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益精血、養(yǎng)正氣,貴在調(diào)和,勿忘精血互生,氣為血帥;補虛損,扶五臟,重在脾腎,勿忘脾腎雙補,兼顧他臟?!胺雒嗌蠝本褪歉鶕?jù)這個原則制訂的。
以肉桂,辛甘、大熱,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附子,辛甘、大熱,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fēng)寒溫邪;黨參,甘、平,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黃芪,甘、溫,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山藥,甘、平,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淫羊藿,辛、甘、溫,補腎陽,強筋骨,祛風(fēng)濕;菟絲子,甘、溫,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巴戟天,甘、辛、微溫,補腎陽,強筋骨,祛風(fēng)濕;枸杞子,甘、乎,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黃精,甘、平,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鎖陽,甘、溫,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肉蓯蓉,甘、咸、溫,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共奏調(diào)整命門真陰真陽虧損之效,從而使命門系統(tǒng)能正常行使上行于腦,主精神活動;下行于生殖系統(tǒng),主性行為和生殖;內(nèi)行十二臟腑,主各臟腑陰陽平衡;外行主衛(wèi)外的生理功能,達(dá)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陰虛火旺者及孕婦慎用。口干喜飲者去向桂、附子;腹脹便溏者去大云、黃精。
18】
鹿腎1對,豬瘦肉250克,精鹽、胡椒粉、蔥末、肉湯各適量。將鹿腎用溫水發(fā)透,約10--12小時,水涼換幾次溫水,刮去粗皮、雜質(zhì),剖開再刮去里面的粗皮、雜質(zhì),洗凈切成丁。豬肉洗凈,放沸水鍋中氽一下,撈出切丁。鍋中放入鹿腎、豬肉、鹽、胡椒粉、蔥末、肉湯,共煮至鹿腎丁、肉丁熟爛,盛人碗中即成。
本湯菜以鹿腎、瘦豬肉為主料。鹿腎又名鹿鞭,其性溫,味甘咸,具補腎壯陽,益精之功。 《日華子本草》謂之“補中,安五臟,壯陽氣?!薄秳e錄》中謂其“主補腎氣。”豬肉滋養(yǎng)臟腑,補中益氣。合用則具有補腎壯陽,益精暖官之效用。適于陽痿早泄、遺精、腎虛、耳聾,女子宮寒不孕,慢性睪丸炎等病人食用,對于健康人有強身壯體之功效。
陰虛火旺者慎食之。
19】
鹿腎1具,肉蓯蓉30克,粳米100克,蔥白、胡椒粉、食鹽各適量。鹿腎去除筋膜,沖洗干凈切碎備用。肉蓯蓉切碎備用。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煮至半熟,加鹿腎、肉蓯蓉、蔥白、胡椒粉、食鹽,再煮至粥成。
本方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腎虛陽痿,耳聾耳嗚,宮冷不孕。
本方出自《圣惠方》,原方用于“五勞七傷,陽氣衰弱,益氣力”。為補腎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調(diào)攝,或久病慢性耗損,腎虛精虧,陽氣衰弱,則見勞損、陽痿、宮冷不孕等,法宜補腎壯陽,益精填髓。方中以鹿腎為主,大能補腎益精,溫腎壯陽;以肉蓯蓉,粳來為輔佐,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粳米補虛益損。諸料合用,則補腎之力更強。本方即能壯陽,又能益精,補腎之力較強,陽痿或?qū)m冷不孕者尤宜之。其它腎虛之證,也皆可食用。
《食膳正要》載鹿腎粥,方用鹿腎、粳米、豆豉,用于“腎虛耳聾”。《調(diào)疾飲食辨》載鹿腎粥,用于“一切.腎虛之癥”。本晶與豬腎粥,羊腎粥雖都能補腎,但本品為最,羊腎粥次之,豬腎粥則又次之。
20】
牛膝10克,鹿蹄筋100克,雞肉500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粉、味精、料酒、姜、蔥、精鹽、肉湯各適量。將牛膝洗凈后切成斜片,鹿筋放在缽中,加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后,待鹿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泡2小時,剝?nèi)ネ鈱咏钅?,洗凈。火地洗凈后切成絲。蘑菇水發(fā)后切成絲。姜、蔥洗凈后切成姜片、蔥段。發(fā)漲后鹿筋切成長段,雞肉剁成2厘米的方塊,取蒸碗將鹿蹄筋,雞肉放入碗內(nèi),再把牛膝片擺放在雞肉上,火腿絲、蘑菇絲混勻后撒在周圍,姜片、蔥段放人碗中,再用胡椒粉、味精、料酒、鹽、肉湯,調(diào)好湯汁灌人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后即可出籠,揀去蔥、姜即成。
熟牛膝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尚有引藥下行之力,加入壯筋骨,治勞損之鹿蹄筋,補虛羸,益氣血之雞肉,共具強筋健骨,補益肝腎之功效。適于五臟虛損,四肢拘攣,腰痹病人食用,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寒濕瘺痹以下肢為甚者有明顯療效。
21】
山藥100克,鴨梨2個,蘋果1個,金糕、瓜仁、葡萄干、瓜條、青梅各10克,白糖300克,桂花鹵少許。山藥去皮后入沸水氽一下,切成9厘米長、手指粗細(xì)的山藥段,再人沸水中氽一遍;梨,蘋果去核切小丁;砂鍋肉放白糖,加2小碗水,用武火燒開,人山藥段,待沸,改用小火煨,加入梨、蘋果丁,煮30分鐘;然后把山藥撈出放在盤內(nèi),將所有的果料撒在山藥上,并將余汁過籮,除去果皮雜質(zhì),再熬濃,人桂花鹵,澆人盤內(nèi)的果料上即可。日2次服食。
本方,健脾益腎,補肺潤燥,固澀止遺,適用于病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久瀉久痢,痰喘咳嗽,皮膚干燥,腰痛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等癥,乃病后體虛者理想的食補佳品。
22】
炙何首烏10克,鮮豬肝250克,水發(fā)木耳31克,小白菜葉50克,料酒10毫升,精鹽2克,味精l克,醋5毫升,醬油20毫升,生姜15克,蔥10克,水豆粉25克,混合油500毫升(實耗70毫升)。何首烏洗凈,用砂鍋加水熬2次,收藥液對毫升待用;豬肝剔去筋膜洗凈后,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5厘米厚的片,蔥、生姜洗凈,蔥切成短節(jié),姜切片,白菜葉、木耳淘洗干凈;豬肝用何首烏汁藥液、精鹽、水豆粉約一半漿好。另用碗把醬油、料酒、精鹽、醋、味精、湯、水豆粉兌成汁。鍋置武火上,注入混合油,燒至七、八成熟,放入拌好的肝片浸透,用漏勺瀝去油,鍋內(nèi)留底油約50毫升,下人姜片、蔥節(jié),炒出香味后下入豬肝片,同時將小白菜葉、木耳下入鍋內(nèi)翻炒幾下倒入液汁炒勻,起鍋即成。
本方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不但能烏發(fā)美顏,而且可消除因過度看書、看電影引起的眼疲勞,使兩目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