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中藥處方(一)
【辨證】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瀉濁。
【方名】萆
分清飲。
【組成】川萆6克,黃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參4.5克,白術(shù)3克,蓮子心2.1克,車(chē)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6】
【辨證】濕熱阻遏,氣血瘀滯。
【治法】清熱利濕,理氣化瘀。
【方名】清利理化湯。
【組成】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劉寄奴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黃柏10克,小茴10克,苡仁20克,白芍20克,敗醬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麥15克,玄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余惠民方
<前列腺炎>
7】
【辨證】濕熱阻遏,氣血瘀滯。
【治法】清熱利濕,理氣化瘀。
【方名】清利理化湯。
【組成】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劉寄奴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黃柏10克,小茴10克,苡仁20克,白芍20克,敗醬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麥15克,玄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余惠民方
<前列腺炎>
8】
中藥處方(一)
【辨證】濕熱之邪蘊(yùn)結(jié)下焦,膀胱氣化不利。
【治法】清熱化濕解毒。
【方名】苓薏敗醬湯。
【組成】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敗醬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葦15克,匾蓄10克,瞿麥15克,滑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田乃庚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濕熱下注,肝火偏旺,氣滯血瘀。
【治法】鐵軍湯。
【方名】清熱利濕,理氣祛瘀。
【組成】滑石12克,生山梔12克,玄參12克,生地15克,生大黃12克,匾蓄10克,蘇葉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孫興大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氣化失司,膀胱不利。
【治法】升清降濁。
【方名】長(zhǎng)清降濁湯。
【組成】柴胡8克,升麻6克,桔梗9克,茯苓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車(chē)前子10克,木通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洪廣槐方
<前列腺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