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的人群中多數都是健康人,在體檢中發(fā)現的心律失常中也是以下這些心律失常較為多見,如: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動過緩、早搏等等。所以,在體檢中的心律失常多數都不需過多干預,但是也有體檢中發(fā)現較為嚴重的心律失常的,如二度或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心房顫動、短陣室速等等,判斷一個心律失常的嚴重與否,其實我們前面幾集的科普中已經講到過,所以今天不再過多闡釋。所以,體檢報告的解讀,還是需要癥狀和心電圖的相互比對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
其次,體檢中“心肌缺血”的診斷也比較多,怎樣解讀心肌缺血呢?筆者覺得還需要以癥狀為主。單純的心電圖st段壓低,T波低平等,雖提示有心肌缺血,但如果沒有癥狀,也無需過度擔憂。
但如果有心肌缺血的相關癥狀,如活動后胸悶不適等等,即使體檢報告中心電圖無異常,也需要注意和警惕冠心病的情況了。
對于體檢心電圖中的心律失常,讓醫(yī)生合適解讀,和往年參照對比,才能體現出體檢的意義所在。
體檢中的心律失常是不是和工作壓力大,運動有關呢?
前期的科普中對心律失常的誘因有所講述,在心律失常的誘發(fā)因素中,生理性因素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年輕人的體檢報告中,以心律不齊、早搏等較為常見,其同工作壓力、運動、睡眠等有這一定的關系,因為在早搏的好發(fā)因素中,生理性因素占據了首位,這也是年輕人輕度心律失常中常見的原因之一。
體檢中的早搏等心律失常對年輕人的危害嚴重嗎?
判斷心律失常是否危險,一是要根據心律失常的類型,二是要了解有無相關癥狀,其次是了解心律失常有無致病性的結局,這些才是判斷心律失常嚴重與否的標準,而不是心律失常本身的稱謂。所以,體檢中的心律失常嚴重與否,需要結合癥狀、心臟彩超等綜合判斷。而不是孤立的來看體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