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研究報道到,全世界范圍內(nèi),大約每年有880萬名年齡為五歲以下的兒童死亡。最讓人痛心的是,在這些兒童中,許多都是患有一些很容易治療的疾病,卻因為沒有使用配方正確的兒童服用藥物而導致死亡。這些疾病包括腹瀉、肺炎及新生兒嚴重感染等。
寶寶生病時,爸媽一定要注意用藥安全,盡可能減少藥物對寶寶的傷害。那么兒童安全用藥兒童用藥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擅自用藥。
近年由于醫(yī)療費用急劇上漲,農(nóng)村家庭普遍存在怕上醫(yī)院,尤其是怕留醫(yī)住院的心理。于是孩子生了病后不問緣由,通常自己在家里找土方子,或自己到藥店“抓藥”,甚至找出過去自己吃剩的藥給孩子服用,這樣治療盲目性很大,輕者延誤了孩子的治療時機,重者會造成藥物中毒。
多藥同用。
孩子得病,一些家長以自己過去的病癥與孩子對比,然后“對癥下藥”。如感冒,則給孩子服用阿司匹林、速效傷風膠囊、康泰克等,有時為了讓孩子趕快好起來,甚至“三管齊下”。殊不知上述感冒藥主要成分為抗過敏藥,聯(lián)合使用易因藥物過量而引起中毒。
求愈心切,亂加劑量。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病情不視輕重、不遵醫(yī)囑,也不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誤認為多吃總比少吃見效快,結果使孩子服了成人的藥量,這樣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
減量服用成人藥
由于缺少兒童用藥,讓患兒服用劑量減少(如半片)的成人藥是常見的現(xiàn)象。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兒童的肝臟還沒發(fā)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兒童的腎臟對藥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fā)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因此,不能給兒童服用成人的藥物,即使減少劑量也不行。
迷信外國藥
從網(wǎng)絡上購買國外的藥,這里面存在很大的風險。由于語言障礙,很多人無法了解國外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
營養(yǎng)藥不可濫用
除上述四種用藥須知外,還應注意不可讓兒童亂服營養(yǎng)藥。兒童成長所需的營養(yǎng)主要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兒童飲食正常,這些營養(yǎng)大可以在日常的飲食中均衡攝取。兒童缺少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時,家長應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適當給孩子補充。長不可因為出于對孩子疼愛,讓兒童盲目地多吃營養(yǎng)藥,這樣不僅起不到補充營養(yǎng)的作用,反而會造成兒童的機體功能失調(diào)。例如,如果給兒童長期服用補鈣或補充VC的營養(yǎng)藥,容易使兒童得泌尿道結石。所以,適可而止,有益于兒童健康。
因此,針對這種現(xiàn)象,當成人來藥店購買一些常用藥品或保健品時,藥店的營業(yè)員應多問一句,看是買給誰用,如果是買回去給兒童服用,則要給顧客以相關提醒,指導顧客給孩子正確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