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據具體的疾病辯證治療,臨床常見的肛腸疾病可以歸納四大疾病:痔瘡、肛裂、肛瘺、肛周膿腫。
痔瘡
輕癥患者常見有枯痔散療法、口服中藥、外用藥物。外科手術療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根治方法,常見的有:結扎切除手術、環(huán)性切除手術、外剝內扎切除手術、超低溫、超高溫手術、激光療法、PPH手術、HAL痔動脈閉鎖術、HCPT消融術
肛裂
新鮮肛裂:經非手術治療可達愈合,如局部熱水坐浴,便后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可促使肛門括約肌松弛;潰瘍面涂抹消炎止痛軟膏,促使?jié)冇?口服緩瀉劑,使大便松軟、潤滑;疼痛劇烈者可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或保留灌腸,使括約肌松弛。
陳舊性:經上述治療無效,可采用手術切除、包括潰瘍連同皮贅(前哨痔)一并切除,還可切斷部分外括約肌纖維,可減少術后括約肌痙攣,有利愈合,創(chuàng)面不予縫合,術后保持排便通暢,熱水坐浴和傷口換藥,直至完全愈合。
肛瘺
治療原則肛瘺的治療原則需根據肛裂發(fā)生的機理,以及肛瘺的解剖結構制訂。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復發(fā)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chuàng)面.促使愈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關系來選擇。手術的關鍵是盡量減少肛門括約肌的損傷,防止肛門失禁.同時避免瘺的復發(fā)。
肛周膿腫
患肛周膿腫時,如果深部膿腫一旦形成后,內部壓力逐漸增大,此時如早期手術,不僅可使膿腔早愈,防止蔓延,而且也不易形成肛瘺,即使形成肛瘺,也比較容易治療。若膿腫延誤了早期手術治療,可形成多種類型的復雜性肛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