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2021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徜徉在這古貌新顏的昔日皇家園囿(yóu),無論是年逾(yú)古稀的老人,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B.商場如戰(zhàn)場,為獲取額外利潤而囤(tún)積商品,這樣鬼鬼崇崇的行為并非沒有風險,因為提高了庫存成本,折(sé)本也是咎由自取。
C.和煦(xū)的陽光照耀著這片聞名遐邇的古村落,雖然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但山青水秀,粉墻黛瓦,農家小院的生活依然那么愜(qiè)意。
D.走出蔭(yìng)涼的胡同往大街上走,張道明沒走多久就汗流夾背,待舉步邁入店門時竟然一陣眩暈(yùn),定了定神以后,還是心有余悸。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工廠的保安人員,不管是專職的還是兼職的,只要是履行安全保衛(wèi)職責,就都必須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和消防知識培訓取得相應資格以后才能執(zhí)勤。
B.人工智能程序設計是最近兩年受到廣泛關注的熱門技術,但就尖端制造、納米科技、新材料開發(fā)、互聯(lián)網等行業(yè)早已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應用。
C.畫家不僅熱愛生活,還擁有強大的表現(xiàn)力,一片樹葉、一縷陽光、一泓清泉,都被畫筆記錄在小小的畫布上,都能借此展現(xiàn)出藝術創(chuàng)造的無窮魅力。
D.隨著網絡服務和物流服務無遠弗屆,人們的交往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線上密切而線下疏遠,傳統(tǒng)的禮節(jié)能否延續(xù)就成了一個令人憂心的新問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山谷深邃,池塘清幽,一股清涼之氣挾著荷葉的清香撲面而來。荷葉密密地覆蓋了水面。(甲)它們交疊著,錯落著,平鋪著,斜張著:以各種姿態(tài)被陽光照亮。而那些盛開的片片花瓣,被片片荷葉襯托,由陽光與水光交映,粉紅、碧綠的顏色更加撲朔迷離。(乙)古人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繪的想必就是這種情景。陽光不只直接透耀著朵朵紅花,同時還投射到如一只只巨掌的荷葉上,跌落在綠葉間隙的水水面上。(丙)受了光的葉與水,輕輕搖晃,微微動蕩,隱隱起伏,并在搖晃與動蕩中,把閃爍不定的光反射到嬌艷的花朵上。
3.文段中加點的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深邃B.撲朔迷離C.不只D.投射
4.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A.甲B.乙C.丙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釣者
賈平凹
一個黃昏里,河邊的蘆葦全白絮了,我放牧回來,坐在牛背上,悠悠地吹那笛兒,腳便不停地分踢著兩邊撲過來的芒梢兒。驀然,就瞧見那彎彎的柳樹根上,坐著一個人釣魚,草帽把臉全遮住了,一只蜻蜓停在那帽沿上。我感到新奇,這一定不是山里人;從牛背上溜下來,悄悄走近去,他沒有動,釣竿橫在那里,已有幾條黑脊梁在啜那鉤上的小蚯蚓了,那浮子就微微地激動,像落下的一朵蘆絮,又像冒上來的一個水泡兒。那人還是不動。我卻急了:
“釣,快釣!”
他好像才發(fā)現(xiàn)了我,但立即又好像沒發(fā)現(xiàn)我了,一動不動地坐他的地,那釣竿依然沒有拉,浮子靜了一下后,又微微地激動了。
但我終是看清他的臉了,很黃,滿下巴的毛也黃,連兩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是黃得發(fā)焦。我立即掉頭逃走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怪人,一個外鄉(xiāng)來的怪人了。
第二天,第三天……幾乎是每一個黃昏,我放牧回來,總要好奇地往那蘆葦深處的柳樹下看看,他還在嗎?他還在的。那么坐著,像一尊石頭。但終未見他釣上一條半尾來。
這一天,一頭牛病了,半下午的時候,我便趕牛回村了,在隊牛圈里,我竟看見這位釣者了。他雙腳踩在牛糞里,用锨往外鏟那糞塊,糞是泥草漚的,鏟不動,手就伸下去了,那焦黃的食指和中指,一摳,摳起一大塊來。……摳完糞了,又去擔干土墊,扁擔在肩上跳,他前后顧著,用兩手抓住捺,搖搖擺擺走,已經看見我在笑看他了,并不一言一笑,我想:他原來扁擔都不會擔,自然是不會釣魚了。然而,糞出完又墊好了,他卻抱了那魚竿,又踽踽地向河邊走去。
我隨著他,看他在那里坐定,垂下釣竿去,立即又一動不動了。月亮升上來,靜靜地照在水上,蘆葦上,他只是坐著,不拉釣竿,甚至連拉上來看也不看一眼。我真擔心他已經瞌睡了,隨時會掉下水里去的呢,我走過去,說:
“你是要釣水里的月亮嗎?”
他看看我,又好像沒有發(fā)現(xiàn)我了,但突然又回答說:
“釣魚。”
“魚已上鉤了,為什么不釣呢?”
“魚可憐見的?!?/span>
我簡直要笑嘖了,問道:
“那你在水里釣什么呢?”
“釣愁!”
這句話,一直到幾年后,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那時,只覺得可笑,越發(fā)證實他是一個怪人。
后來,我就慢慢了解清這個怪人了。他是一位作家,據(jù)說寫過好多好多的書,因遭受不白之冤,來到山里。人們都在推測,他怎么始終不說話呢,勞動后,卻總去釣魚。
雖然他不和我多說話,我也只會陪著他空釣魚,但我們畢竟是成了朋友。兩年后,他卻走了。那天,我放?;貋恚諛尤ズ舆吿J葦深處:一河清水,沒有他了,那水里成群的魚兒都集在那柳樹根前,但它們再也吃不上那釣鉤上的蚯蚓了。我回到家里,母親說,他已經被調走了,那桿釣竿是送我作紀念,留下了。
從此,我再沒有見到這位釣者了,我也沒有拿了那釣竿坐在河邊蘆葦深處去釣魚。
但我終于①又在河邊的蘆葦深處碰上他了哩。
今年春天,我依舊放牛回來,弄著我那笛兒,悠悠地吹,任著牛兒在蘆葦叢的曲徑里走。驀地,我看見一個人,在那柳樹根上,橫一桿釣竿,一動不動地坐著。啊,是他嗎?但我又多么害怕是他呀!他在這里釣了幾年的愁,他已愁得可憐了,他不能再在這兒釣愁了啊!
我走近去,那人沒有發(fā)現(xiàn),但是就是他!人已經很老了,但臉卻顯白,滿下巴的毛也白了。我默默地坐下來,陪著他,他始終沒有發(fā)覺,那么橫著魚竿,那浮子又開始在微微地激動了,激動著……。我畢竟長大了,不忍心看著他那癡呆的樣子,站起身悄悄走了。
此后,每天黃昏,我總瞧見他坐在河邊蘆葦深處釣魚了。
我終于②走近他去。
我大聲地問他,他發(fā)現(xiàn)我,立即就站起來,把我抱住了。我很吃驚,不知道他這是怎么啦,心想愁極了的人會這么發(fā)瘋的,就眼淚嘩嘩地淌下來,但他就替我擦了,而且嗬嗬嗬地大笑起來,他原來也有笑聲啊,竟笑得這么美!
“你釣吧?!?/span>
“我釣夠了?!?/span>
我看看身邊,并沒有什么銀魚兒閃動,問:
“還是愁嗎?”
“不,是文章?!?/span>
“文章?”
“我現(xiàn)在又有筆了,要來寫書,白天勞作,晚上寫作,黃昏里出來構思,就又要靠這魚竿了?!?/span>
哦,我終于③明白了,原來這淺淺的河里,不光是有魚,不光是有愁啊!
8.文中“我”為什么認為“他”是一個怪人,請簡要分析。
9.指出文中三處加點詞“終于”在句中的作用。(
①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終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柳宗元的《江雪》塑造了一個釣者的形象,本文也塑造了一個釣者的形象,情分析這兩個形象有何異同。
11.“原來這淺淺的河里,不光是有魚,不光是有愁??!”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與人論諫書
杜牧
某疏愚于惰,不識機括,獨好讀書,讀之多矣。每見君臣治亂之間,諫諍之道,遐想其人,舐筆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則烹身滅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自秦、漢以來,凡千百輩,不可悉數(shù)。然怒諫而激亂生禍者,累累皆是:納諫而悔過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辭語迂險,指射丑惡,致使然也。夫迂險之言,近于誕妄;指射丑惡,足以激怒。夫以誕妄之說,激怒之辭,以卑凌尊,以下干上。是以諫殺人者,殺人愈多;諫畋獵者,畋獵愈甚;諫治宮室者,宮室愈崇;諫任小人者,小人愈寵。觀其旨意,且欲與諫者一斗是非,一決怒氣耳,不論其他。
今有兩人,甲謂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币冶卦唬骸拔沂持靡樱曛^我死,必倍食之。”甲若謂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茍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謝之減食。何者?遷險之言,則欲反之;循常之說,則必信之。此乃常人之情。是以因諫而生亂者,累累皆是也。
漢成帝欲御樓船過渭水,御史大夫薛廣德諫曰:“宜從橋,陛下不聽,臣自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廟矣?!鄙喜徽f。張猛曰:“臣聞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橋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鄙显唬骸皶匀瞬划斎缡切埃俊蹦藦臉?。近者寶歷中,敬宗皇帝欲幸驪山,時諫者至多,上意不決。拾遺張權輿伏紫宸殿下,叩頭諫曰:“昔周幽王幸驪山,為犬戎所殺;秦始皇葬驪山,國亡;玄宗皇帝宮驪山,而祿山亂;先皇帝幸驪山,而享年不長?!钡墼唬骸绑P山若此之兇邪?我宜一往,以驗彼言?!焙髷?shù)日,自驪山回,語親幸曰:“叩頭者之言,安足信哉!”
今人平居無事,朋友骨肉切磋規(guī)誨之間,尚宜旁引曲釋,使人樂去其不善而樂行其善。況于君臣尊卑之間,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禮》稱五諫,而直諫為下。
(有刪減)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凡千百輩,不可悉數(shù) 數(shù):計算,查點
B.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干:冒犯,干犯
C.曉人不當如是邪 曉:知道,明白
D.敬宗皇帝欲幸驪山 幸:君王到某地游玩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納諫而悔過行道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B.是以諫殺人者,殺人愈多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C.此乃常人之情 而后乃今將圖南
D.況于君臣尊卑之間 以老于戶牖之下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歷史上進諫的人多,而納諫的人少,原因是“辭語迂險,指射丑惡”,不僅被諫者難以接受,進諫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B.作者借用甲乙之間對話來闡明,進諫“循?!币子诮邮?,進諫“迂險”易遭抵觸。這個平易、生活化的設例幽默風趣,通俗易懂。
C.漢成帝從橋上過,是因為張猛的說法比薛廣德的容易讓人接受;唐敬宗去驪山,是因為張權輿的進諫激起了他的好奇與興趣。
D.本文論證手法多樣,講道理與擺事實結合,使得文章觀點鮮明,論證充分,邏輯清晰,最后得出結論“直諫為下”,使人信服。
15.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甲若謂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茍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謝之減食。
1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則烹身滅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2)今人平居無事,朋友骨肉切磋規(guī)誨之間,尚宜旁引曲釋,使人樂去其不善而樂行其善。
三、語言表達
17.根據(jù)下面文段的中心話題,把游離于話題之外的一句找出來,并說明理由。
①《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為促進漢語規(guī)范化服務的。②1956年,國務院責成語言研究所編好以確定詞匯規(guī)范為目的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③《現(xiàn)代漢語詞典》除全面正確貫徹以往國家有關語言文字規(guī)范和標準外,還注意吸收近年來制定、修訂的規(guī)范標準的最新成果。④為此,詞典編輯室始終與有關部門保持密切聯(lián)系。⑤始終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全國高校,特別是語言學界、辭書學界專家的大力支持。⑥條目的注音的修訂參照《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guī)則》修訂課題組的意見。⑦可以說,《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多次修訂,體現(xiàn)了有關學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實了國家有關語言文字方面的新規(guī)范。
18.三年時間,共享單車“收獲”了交口稱贊和如潮批評。支持和反對的理由,可以概括為下面兩組詞語。請你根據(jù)自己對共享單車的看法,以其中一組為關鍵詞寫一段話。要求:①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②運用關鍵詞。③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④不少于100字。
支持的理由:低碳環(huán)保、快捷方便、價格親民
批評的理由:亂停占道、手續(xù)繁難、天氣制約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蜂 蜂
姚勉 羅隱
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但得蜜成甘眾口,一身雖苦又何妨?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19.請賞析“百花頭上選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兩句詩。
20.兩首詩的情感是否相同,請試作分析。
五、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保ā墩撜Z·里仁》)
(3)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4)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朱熹《論語集注》)
(注)約:貧困。
21.按照朱熹的解讀,孔子用“水”“山”來說“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君子固窮”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22.綜合上述材料,說說“仁德”修養(yǎng)在人克服環(huán)境影響中的作用。
六、句子默寫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子曰:“________,_______。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2)世人皆濁,________?眾人皆醉,________?(屈原《漁父》)
(3)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4)________,百年多病獨登臺。________,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5)駕一葉之扁舟,________。_______,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
七、材料作文
24.閱讀下列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017年12月15日,電影《芳華》公映。劇中的男主角劉峰是一位公認的“活雷鋒”,是文工團中最善良的一個人。但他的善意并沒有得到他人的珍視、命運的眷顧,他不幸成為一個社會底層的殘疾人。電影《芳華》引發(fā)了關于“如何善良”的廣泛爭論。
2018年1月3日,湖南株洲公交車司機李暉在開車時因為突發(fā)疾病去世。在昏迷前,他盡力堅持,把車開到路邊停穩(wěn),提醒乘客下車。新聞傳開后,感動了無數(shù)人。
雖然上面兩件事并沒有直接關系,但它們的確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善意要不要以回報為前提。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想?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文體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
1.A
【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忌鷳Y合語境來分析。B項,“折本”的“折”應讀 “shé”,“折本”意思是“虧本”“。“折”是多音字,讀shé的時候,意思是“斷”或“虧本”。“鬼鬼崇崇”的“崇”應為“祟祟”,“鬼鬼祟祟”意思是“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禍人。C項,“和煦”的“煦”應讀“xù”,“和煦”意思是“溫暖的”。“山青水秀”的“青”應為“清”,“山清水秀”意思是“形容山水風景優(yōu)美”。D項,“蔭涼”的“蔭”應讀“yìn”,“蔭涼”意思是“由于太陽曬不著而涼爽”?!昂沽鲓A背”的“夾”應為“浹”,“汗流浹背”,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xiàn)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皼选保瑵裢?。
2.D
【詳解】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病。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A項,“只要是履行安全保衛(wèi)職責,就都必須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和消防知識培訓取得相應資格以后才能執(zhí)勤”結構混亂,“只要是履行安全保衛(wèi)職責,就……”和“……才能執(zhí)勤”雜糅,可刪掉其中一個句式。B項,“但就尖端制造、納米科技、新材料開發(fā)、互聯(lián)網等行業(yè)早已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應用”搭配不當,介詞“就”用于引導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所組成的介賓詞組不能用于修飾表示存在的動詞“有”,如果換作“在”就可以。C項,“都能借此展現(xiàn)出藝術創(chuàng)造的無窮魅力”偷換主語,“一片樹葉、一縷陽光、一泓清泉,都被畫筆記錄在小小的畫布上”的主語是“樹葉、陽光、清泉”,但“都能借此展現(xiàn)出藝術創(chuàng)造的無窮魅力”的主語應是“畫家”,故應在“都能借此展現(xiàn)出藝術創(chuàng)造的無窮魅力”前添加主語“畫家”。
點睛:語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結構性語病和語義性語病。對于結構性病句,考生應多從語法角度分析,先壓縮,再看搭配。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xié)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shù)木渥?,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xié)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
3.B
4.B
【解析】
3.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文段中加點的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詞語的運用。考生應先理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結合語境分析使用是否恰當。B項,“撲朔迷離”指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辨別。從上下文看,“而那些盛開的片片花瓣,被片片荷葉襯托,由陽光與水光交映,粉紅、碧綠的顏色更加……”,此處是形容色彩的繁雜,應改為“斑駁陸離”,形容色彩繁雜。A項,“深邃”,幽深,此處形容山谷,使用正確。C項,“不只”,不但,不僅僅,句中使用正確。D項,“投射”,使光線等射向某一表面上,句中使用正確。
4.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這是考查標點符號的運用??忌鷳柚溟g的關系來辨析。B項,應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敝械木涮柸サ?,因為引文“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雖完整,但在此處不是獨立使用,是作為句子中的成分出現(xiàn),故引號內不用句末點號。
5.C
6.C
7.①掠奪和驅逐商人。②征稅過重。③視銀行家、軍火商和工匠為無足輕重。④任意獨斷的統(tǒng)治。
8.①“他”不是山里人,外地人,每天釣魚;②樣子邋遢,沉默寡言,不容易親近;③釣魚卻不拉魚上鉤,同時還同情魚兒,說魚兒可憐;④說“釣魚”是在“釣愁”,更是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9. (1)強調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 (2)強調了我對不幸再次來到山村的他的關心。 (3)強調了我得知真相后,內心的高興和心中的豁然開朗。
10.相同點:兩者都是一個寂寞而孤傲,不被人理解的形象。文中“釣愁”這個詞寫出了“他”借愁,同時更是用“釣愁”刻畫了一個堅持己志,孤傲的形象。
不同點:柳宗元《江雪》中的釣者孤傲到底,拒絕與世界和解;本文的釣者經歷苦難后,慢慢走出困境,重新點燃生命的希望,“釣”出了事業(yè)與夢想。
11.①河里不光有魚可釣,還可以抒發(fā)不平和憂愁。同時,釣魚的行為還給人寫作的靈感。
②“他”的憂愁與振奮都在河邊得到展現(xiàn),這條河見證了一個生命的崛起,河里蘊含著希望。
③這條河就是生命,“我”從釣者的生命歷程中,感悟到生命的復雜多樣,有困難,有新生,有不幸,有希望。
12.C
13.D
14.C
15.甲若謂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茍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謝之/減食
16.(1)(進諫的人)希望君主一下子醒悟從而達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殺家族被滅,只有這兩種(方式),不思考折中的方法。
(2)如今人們平常相處沒有紛爭,朋友親人討論規(guī)勸教誨時,還應該從側面引導委婉解釋,讓人樂于拋棄他不好的方面,并且樂于發(fā)揚他好的方面。
【解析】
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題干要求選出“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C項,“曉人不當如是邪”,“曉”如解釋為“知道,明白”,則與語境不合,從文中來看,前面說兩個大臣就“漢成帝想乘大船通過渭水”進行勸諫,“御史大夫薛廣德”和“張猛”都建議漢成帝應該從橋上過去,但薛廣德勸諫的時候,漢成帝是生氣,張猛勸諫的時候,漢成帝聽從勸諫,最后從橋上過去,漢成帝認為開導人應當像張猛這樣,此處的“曉”意思是“告知,開導,使(讓)人知道,明白”,應是使動用法。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刹扇〈朐姆ā⒄n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
參考譯文:
我因懶散,才識粗淺、為人愚笨,不懂治世的機巧之心,只是喜歡讀書,讀了很多書。每每讀到君王與大臣、太平與動蕩間,進諫的方式,(就)遙想那些進諫的人,對著墨舔著筆(書寫諫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從而達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殺,家族被滅,只有這兩種(方式),不思考折中的辦法。自秦、漢以來,大概有成百上千的人,不能全部計算。然而激切進諫從而激發(fā)政亂、發(fā)生災禍的情況,比比皆是;接受進諫從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達到百分之一。為什么呢?都因為進諫的話迂腐、聳人聽聞的話,接近荒誕狂妄;抨擊缺點、弊端的話,能夠激起人的憤怒。那些荒誕狂妄、激怒別人的話,(讓)地位卑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責的人,下級冒犯上級。因此,進諫不要殺人,殺人更多;進諫不要打獵,打獵的情況更盛;進諫不要大修宮室,宮宣修得更加高大;進諫不要任用小人,小人更加得寵。看在位者的意圖,(似乎)想要和進諫者一爭誰對誰錯,一爭脾氣誰大誰小,其他方面就不管了。
現(xiàn)今有兩個人,甲對乙說:“你愛吃某種食物,注意不要吃了,真的吃的話,一定會死?!币乙欢ㄕf:“我吃它很久了,你說我死,(我)一定要加倍吃它了?!奔兹绻麑σ艺f:“你喜歡吃某種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話肯定會生病。”乙必定因而感謝他,減少進食。為什么呢?迂腐、聳人聽聞的話,就(讓人)想抵觸它;遵循常理的話,就必定相信它。這是大家的心理。因此因進諫卻發(fā)生政亂的情況,比比皆是啊。
漢成帝想乘大船通過渭水,御史大夫薛廣德進諫說:“應該從橋上過,陛下不答應的話,我自殺用鮮血來濺你的車輪,陛下就不得入廟祭拜祖先?!被噬喜桓吲d。張猛說:“我聽說皇上圣明大臣就忠直,乘船危險,走橋安全,圣明君主也不該冒危險,御史大夫的話可以聽取?!被噬险f:“開導人不應當像這樣嗎?”于是從橋上走。較近的寶歷中,敬宗皇帝想要到驪山去游玩,當時進諫的人很多,皇上主意沒定,拾遣張權輿跪拜在紫宸殿下,磕頭進諫說:“以前周幽王到驪山游玩,被犬戎或殺害;秦始皇埋葬在驪山,國家滅亡;玄宗皇帝在驪山修建宮室,從而安祿山叛亂;前皇帝游玩驪山,壽命不長?!被实壅f:“驪山有像這樣危險嗎?我應該前往一次,來驗證他的話?!睌?shù)天后,皇帝從驪山回來,告訴自己的身邊親近寵幸的人:“叩頭人(張權輿)的話,哪里值得相信!”
如今人們平常相處沒有紛爭,朋友親人討論規(guī)勸教誨時,還應該從側面引導委婉解釋,讓人樂于拋棄他不好的方面,并且樂于發(fā)揚他好的方面。更何況在君與臣、尊與卑之間,想要通過激切、率直的諫言,(從而)希望大道施行、國家太平嗎?所以,《禮》中談到五種進諫的方式,直諫是下等。
17.第5句。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規(guī)范性。第5句是順著第4句說下來的,也和第6句有一定關系,但內容是說修訂工作得到幫助與支持,與詞典的規(guī)范性并沒有關系。刪去不影響文意表達。
18.示例一:支持。共享單車是大自然的好朋友,低碳環(huán)保,不產生廢氣;又是上班族的得力助手,地鐵口、公交站,觸手可及,快捷方便;還是社區(qū)生活的“鄰家伙計”,價格親民,幾塊錢能騎半天。
示例二:反對。共享單車已經是全民公敵,亂停亂放,占道礙事,泛濫成災;而且是過街老鼠,圈錢有術,退押金困難,商譽難保;還有就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一遇刮風下雨,完全解決不了問題。
【詳解】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根據(jù)自己對共享單車的看法,以其中一組為關鍵詞寫一段話”,這是考查擴句的能力。從題干來看,考生應先表明態(tài)度,即支持或反對,然后選取一組關鍵詞進行擴寫,同時要注意題干的要求,“運用關鍵詞……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少于100字”。從支持的角度來看,“低碳環(huán)保、快捷方便、價格親民”是關鍵詞,“低碳環(huán)?!笔菑沫h(huán)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共享單車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朋友,不產生廢氣;“快捷方便”“價格親民”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共享單車使用方便,可以說是上班族的得力助手;從批評的角度來看,“亂停占道、手續(xù)繁難、天氣制約”是關鍵詞,“亂停占道”是從交通方面來看,“手續(xù)繁難”“天氣制約”是從使用存在的問題角度來看??忌梢詮倪@些方面陳述理由。
19.①擬人的手法(人格化手法)把蜂當成人來寫,生動形象可感。
②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對蜂的動作描寫細膩可感,如“選”“收拾”“入”等,把蜂的忙碌寫得活靈活現(xiàn)。
③語言幽默風趣,如把花稱為“群芳”、蜂房稱為“洞房”。
20.不相同。
①姚詩認為蜜蜂勤勞采花,最后酸成蜜,雖然辛苦奔波,但是想到能為眾人帶來幸福,辛苦又算什么呢?贊美了蜜蜂大公無私,造福眾人的高尚品質,也表達了作者為公為民的情懷。
②羅詩認為蜜蜂勤勞采蜜,但最后的成果都被他人享用,自己什么好處也沒有。作者對蜜蜂勞作的意義產生懷疑,認為蜜蜂不值得如此辛苦。作者用蜜蜂來影射世上那些爭利積財者,他們往往徒勞無益。既有同情又有嘲諷。
21. 比喻 顏淵
22.①孔子認為具備“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
②因為具有“仁德”修養(yǎng)的人“安于仁”,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樣,安于窮困,不受環(huán)境影響;而沒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會變得胡作非為。
參考譯文: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在貧困的境遇,也不可以長久處在安樂的境遇。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聰明的人順從仁?!?/span>
孔子說:“君子安于窮困,小人遇到窮困,就會胡作非為了?!?/span>
智者通達事理而周流無有停滯,好像水的流動,所以喜歡水。仁者安于義理而敦厚穩(wěn)重不變節(jié)操,好像山的屹立不動,所以喜歡山。
23.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f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萬里悲秋常作客 艱難苦恨繁霜鬢 舉匏尊以相屬 寄蜉蝣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