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白飲酒詩的代表作。寫這首詩時,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8年。詩人在政治上遭受排擠打擊,理想不能實現(xiàn),常飲酒賦詩以抒發(fā)滿腔不平之氣。在這首《將進酒》中,雖然同樣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感嘆,但全詩氣勢豪邁奔放,想象奇特宏偉,語言流暢痛快,又傳達出詩仙李白一貫“悲而不傷,悲而能壯”的樂觀情懷,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所以明末清初的文人徐增在他的《而庵說唐詩》說,“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
將進酒
(李白)
譯析
譯文如下: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
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fā)?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dāng)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yīng)當(dāng)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我給你們唱一首歌,請你們?yōu)槲覂A耳細(xì)聽。
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dāng)年設(shè)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
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
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叫侍兒拿去統(tǒng)統(tǒng)換美酒,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另一版本譯文:
你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如從天上奔涌而來,波濤
翻滾向著東海奔去從不回頭。
你沒有看見嗎?我對著高堂明鏡悲嘆頭上白發(fā),早晨
還是青絲萬縷傍晚巳變雪白。
人生得意之時就該縱情歡樂,千萬別讓金杯無酒空對
明月。
老天給我們才華就必有用處,哪怕黃金千兩用完還能
再來。
烹羊宰牛擺開宴席姑且作樂,一次歡聚就應(yīng)該痛飲
三百杯。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請君快快來飲酒,莫要停下手
讓我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yōu)槲覀?cè)耳傾聽。
富貴柴華山珍海味有何珍貴,只希望長駐醉鄉(xiāng)不必再
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清高寂寞,唯有愛酒的人才能流傳
美名。
想當(dāng)年陳王曹植平樂觀設(shè)宴,斗酒價值萬金依然縱情
歡樂。
主人啊你怎么能說酒錢不夠,只管買酒來與我們一起
痛飲。
別管那五花良馬,還是千金狐裘,全讓孩子拿去換取
美酒,
與你共飲杯中酒,一同忘掉那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xiāng)。天寶初年,賀知章見其文,嘆為謫仙,薦于玄宗,召為翰林供奉,后又賜金放還。因安史亂中附和永王李璘,流放夜郎,中途遇大赦得還。其詩高妙清逸,世稱詩仙。著有《李太白集》。
李白這首詩和(蜀道難》一樣,都是借用樂府舊題,描寫新的內(nèi)容。詩中顯示了詩人的形象。他豪放不羈,政治上受壓迫,懷才不遇,心中苦悶悲憤,但又能樂觀地自我排遣,蔑視功名利祿,天寶十一年(752)李白至嵩山與好朋友元丹丘、岑勛相會,一起縱酒放歌,借以發(fā)泄他們心中的不平。全詩可分四層。“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莫使金樽空對月。”為第一層,慨嘆人壽無常,要求以愉快度過一生。發(fā)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感慨。“天生我材必有用,——會須一飲三百杯?!盀榈诙?,抒發(fā)個人理想不能實現(xiàn),懷才不遇的心情。后兩句寫快飲求歡。表現(xiàn)了詩人的理想和自信心。“岑夫子,一一請君為我傾耳聽。為第三層,描寫酒酣耳熱時詩人的興致和激情?!扮姽酿傆窈巫阗F,——與爾同銷萬古愁?!睘榈谒膶?,描寫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蔑視,進一步發(fā)泄自己的憤怒與反抗情緒。最后一句點出題旨。
全詩以快飲酣歌為線索,形象地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不平。從“人生得意須盡歡”和“與爾同銷萬古愁”來看詩人是“愁”里求歡,用“歡”來銷“愁”表現(xiàn)詩人對自己的希望、理想更加自信,更加自負(fù)?!秾⑦M酒》一詩中,通過對及時行樂,狂歌痛飲,輕視功名富貴的描寫,盡情地抒發(fā)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的苦悶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憂憤心情。詩人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于金散盡還復(fù)來”,正是這種氣慨使詩中所表現(xiàn)的人生無常,及時行樂消極情調(diào)帶上了豪邁奔放的色彩,所以這首詩給我們的不是悲觀,頹廢,它充分地喚起人們對黑暗勢力的蔑視,更充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豪放的性格。
詩人遭受政治上的壓迫,在詩中也有隱約的敘述。如抒發(fā)他遭受唐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打擊壓抑,空有一番“安社稷”、“濟蒼生”的抱負(fù)而無法實現(xiàn)的憤懣:“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他懷才而不見用,“古來圣賢皆寂寞”,實際這里對封建統(tǒng)治的不平之鳴。詩人在42歲的時候被召在長安的宮廷里做過三年的翰林供奉,他對當(dāng)時以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為首的腐敗的統(tǒng)治集團的所作所為,有了極為深刻的認(rèn)識,深知他們嫉才妒能,排斥異己,結(jié)黨營私,象自己這樣有才能有抱負(fù)的人,是絕對不可能被重視、被重用的。所以在詩人最后終于被排擠出朝廷,離開長安以后,他的心情是極端苦悶也是極端憤恨的。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詩人就正面地指斥過那些毫無才能,卻身居高位的“權(quán)貴”們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的話,所以這首詩里說的“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詩中有的內(nèi)容具有消極思想,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圣賢皆寂寞”,“但愿長醉不愿醒”。這種以酒銷愁,或貪歡而酗酒,都是不恰當(dāng)?shù)摹?/p>
李白詩歌獨具特征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成就,在《將進酒》這首詩中也有體現(xiàn)。詩中運用夸張的手法,充分地反映出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如詩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边@里,黃河奔騰咆哮,沖決一切,不可馴服的形象,確有“落筆搖五岳”之勢。這個句子引喻別致,想象奇特,氣勢磅礴,被后世譽為千古名句。又如“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也是極度的夸張,產(chǎn)生極強的藝術(shù)效果,唐代元稹說李白的詩歌“壯浪縱恣,擺去拘束”的評價是很有道理的。詩句長短錯落,如有三字的“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又有10個字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樣句式,符合于感情波動的抒發(fā),造成豪邁而奔放的氣勢。而善于運用通俗的語言,尤為本詩的特長。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呼告語氣,增強了詩中的抒情氣氛。如“君不見”。在詩中反復(fù)呼告“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边@種強烈熾熱的感情,匯成一股豪邁而奔放的氣勢,震動著讀者的心弦,詩人與讀者的感情形成共鳴,產(chǎn)生極強的藝術(shù)效果。李白是屈原之后又一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成就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史I達到浪漫主義藝術(shù)的頂峰。唐代韓愈對李白的成就給予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