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這個詞的起源尚未有定論,
不過大家還是普遍認為“AA”是“Algebraic Average
(代數(shù)平均,平均到單位人數(shù)上,分攤)”的縮寫,
在香港,
也有許多人認為“AA”是“All Apart(全部分開)”的縮寫。
那么如何正確的用英文表達跟他人“AA”?
Dutch adj. 荷蘭人的,荷蘭的,荷蘭語的
n.荷蘭;荷蘭語;各付各的賬
Go Dutch這一說法源自英語國家對荷蘭人的一種偏見。
大約16到17世紀,海上貿(mào)易十分發(fā)達。
商人們閑時會經(jīng)常聚集在一起共享信息,
必然就會作為一個團體活動,
產(chǎn)生共同的消費。
當(dāng)時的荷蘭人十分精明,
為了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花費,
漸漸形成了自己掏自己錢的習(xí)慣。
在大家的印象中,荷蘭人非常精明,喜歡算賬,
無論和別人做什么事, 都要用對方把賬算得清清楚楚的。
于是荷蘭人的“死對頭”英國人就幽默地把“go Dutch”引申為 “各付各的”,
原來用來諷刺荷蘭人這種“一根筋”的個性,
后來這個短語很快流傳到全球各地,
這種荷蘭人的行為方式流傳下來就成了國人口中AA制。
Go Dutch也可說成是Dutch date,
Dutch treat或者 doing Dutch。
例:
She always insists on going Dutch when they date.
他們出去約會的時候,她總是堅持各付各的。
You treated us last week. Let's go Dutch today.
你上周已經(jīng)請客了。今天我們就各付各的吧!
split the bill 平均分擔(dān)費用
然而,我們平時出去吃,
很多時候AA所表達的是總賬單的平均分,
而不是各付各賬單,所以這時候,
我們就不應(yīng)該用go dutch,
而是用split the bill,split是分開的意思,
把訂單分開,可不就是AA制了嘛!
例:
Shall we split the bill?
我們平均付費吧。
go fifty-fifty 五五開,對半開
但是一般只會用于兩個人的時候,
每人付一半的費用。
例:
If you find the treasure we will go fifty-fifty.
如果你找到那批財寶,咱們就平分。
I will treat you./It's on me. 這頓算我的。
在“請吃飯”文化發(fā)達的中國,
霸氣的請客還是很有面子的,
上面兩個說法就是請別人吃飯常用的說法。
A:Dinner was $40 - here is my $20.
B:No, keep your money, it's on me.
A:晚餐一共四十美元,這里是我的20美元。
B:不用了,收起你的錢,這頓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