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遺傳學家大衛(wèi)·菲利普博士首次通過電子掃描顯微鏡拍攝到了一個人類精子進入卵子的瞬間。這是人類第一次借助電子顯微鏡攝影得以“看到”受孕時卵細胞上化學變化的秘密。
在這張顯微照片中,菲利普博士清晰地記錄了精子進入卵子的瞬間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生化反應?!皩ι?,這一瞬間就是一場革命。”菲利普博士解釋道:“一次射精中的2-5億個精子,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進行著通向輸卵管的危險的旅程。這個過程極其艱難,無異于—次陰森恐怖的遠征。許多因素導致絕大多數(shù)精子在途中倒斃。比如輸卵管蠕動與反蠕動的能力、輸卵管管壁肌肉的收縮能力、輸卵管上皮纖毛擺動與輸卵管液流動和逆流活動,都直接關系著精子在輸卵管中的運行。無數(shù)精子在這個過程中被排出體外,或是被生殖器內的白細胞當做入侵的敵人而“吃掉”,真正能到達受精地點輸卵管的壺腹部的只有不超過200個精子。一般情況下,只有其中惟一的佼佼者才能最終與卵子結合?!?br>
“照片中拖著一個超長尾巴的精子便是這種受精過程的最終勝利者。此時,這個精子已貼近卵子,它正在用其頭部釋放出透明質酸酶等化學物質,以分離卵子外面放射冠的細胞,并溶解卵細胞周圍透明的凝膠物質。它的打擊已發(fā)生作用,這個卵細胞的凝膠物質已開始溶化(左上角的白色區(qū)域)。很快,攻城將結束,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原核融合成為受精卵,并立刻釋放化學物形成細胞外保護層,徹底斷絕其他精子的后路?!?br>
大衛(wèi)·菲利普致力于用電子掃描顯微鏡拍攝人類遺傳過程,為人類解開孕育之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