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公歷應該是在2月份,杜甫一家又開始奔波了。從他留下來的詩看,今年最早的作品是《元日示宗武》和《又示宗武》,這年,宗武已經十五歲了。給他的詩,滿滿的都是父愛,還有對他的未來的寄托,還有那種在他的詩中一直出現(xiàn)的漂泊感,思鄉(xiāng)情。
汝啼吾手戰(zhàn),吾笑汝身長。
處處逢正月,迢迢滯遠方。
《元日示宗武》
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又示宗武》
正是這些作品,讓我們真切的感覺到,我們的詩人老了,對自己的未來的期望已經開始轉移到孩子的身上了,“詩是吾家事”,他是那么得希望文化傳統(tǒng)在自己的家族中繼續(xù)延續(xù)。
在農歷的正月的最后幾天,他離開了夔州到江陵去,在出發(fā)之前,他把瀼西的四十畝果園送人了,《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是一個證明,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南卿兄是誰,但我們從中可以推測的是,他應該是不大算再回來了。從夔州到江陵的景色是壯麗的,但杜甫的心情似乎并不是特別的愉悅,雖然他特也寫了長詩描述沿岸的風光,還是一首短詩更能透露他的心情: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首詩向來為人所推崇,但是關于創(chuàng)作時間的觀點是不一致的,洪業(yè)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一書中,將這首詩定在了今年的這個時候,我認可這個觀點其實也沒有太多的理由,就是覺得這首詩的情境與這時候杜甫的暮年心境特別的相吻合。還有,有的詩歌選本中認為最后的一聯(lián)的前半句是“飄飄何所似”但我還是采用了這個版本,這首因為,在這種心境下,飄零二字比飄飄二字更加的厚實真切。
詩人在江陵呆了約半年時間,從春天一直到初秋,在江陵主要活動是與朋友之間的往還,其中主要有李之芳,他現(xiàn)在是禮部尚書,不知為何在江陵逗留。僅從標題上看,就有五首詩與他直接相關的,其中最后一首《哭李尚書》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是到了公安以后又就逆流而上回到江陵作的,是對李之芳所作的吊唁之作。從作品中能看出他與李尚書之間的深厚感情:
漳濱與篙里,逝水竟同年。
欲掛留徐劍,尤回憶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別間黃泉。
風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公安是江陵轄下的一個縣,他從江陵到了公安,我們推測是由于人事上的不順利。此時,詩人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客居異地,寄人籬下,他能感受到更多的世態(tài)炎涼(《久客》):
羈旅知交態(tài),淹留見俗情。
衰顏聊自哂,小吏最相輕。
去國哀王粲,傷時哭賈生。
狐貍何足道,豺狼正縱橫。
思鄉(xiāng)之情雖然更加的強烈,但開始反過來安慰自己了,也許他自己已經意識到,這時候要憑籍這衰病之軀回到關山重重的家鄉(xiāng),已經力不從心了(《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但思念的東西總是這樣的,你越是想忘掉,他就離你越近,杜甫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也是這樣。這年冬天,杜甫南下岳州,在一個積雪未化的晚上,杜甫泊舟在岳州,聽到了一種古代龜茲國的樂器觱篥的樂聲,這樂器適合演奏邊塞之曲,他走出潼關以前一定多次聽過這種樂曲,而在晚上人的感情十分外脆弱的,就像李益的詩句“不知何處聞蘆笛,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杜甫在這觱篥的樂曲聲中,也一定是耿耿難眠的了。
夜聞觱篥滄江上,衰年側耳情所響。
鄰舟一聽多感傷,塞曲三更欻悲壯。
積雪飛霜此夜寒,孤燈急管復風湍。
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
這年的十二月的暮冬,杜甫登上了岳陽樓,寫下《登岳陽樓》這首千古佳作,作品依然是那么得氣勢弘大,但我們感覺到作者的心境已是逾加的悲涼: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作品目錄: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元日示宗武》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又示宗武》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遠懷舍弟穎觀籌》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續(xù)得觀書迎就當陽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峽》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太歲日》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人日二首》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喜聞盜賊總退口號五首》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主簿前閬州賢子余與主簿平章鄭氏女子垂欲納采鄭氏伯父京書至女子已許他族親事遂?!?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巫山縣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別兼諸公攜酒樂相送率題小詩留于屋壁》
大歷三年正月 夔州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大歷三年正月 峽州 《春夜峽州四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大歷三年春 宜都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蘷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大歷三年春 江陵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
大歷三年三月 江陵松滋 《泊松滋江亭》
大歷三年春 江陵 《乘雨入行軍六弟宅》
大歷三年三月三日 江陵 《上巳日徐司錄園林宴集》
大歷三年春 江陵 《宴胡侍御書堂》
大歷三年春 江陵 《書堂飲既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
大歷三年春 江陵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大歷三年三月 江陵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大歷三年季春 江陵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諸公及舍弟宴書齋》
大歷三年春 江陵 《暮春陪李尚書李中丞過鄭監(jiān)湖亭泛舟》
大歷三年初夏 江陵 《宇文晁崔彧重泛鄭監(jiān)前湖》
大歷三年春 江陵 《歸雁》
大歷三年 江陵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大歷三年 江陵 《憶昔行》
大歷三年 荊南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大歷三年 江陵長寧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大歷三年 江陵石首 《夏夜李尚書筳送宇文石首赴縣聯(lián)句》
大歷三年四月 江陵 《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
大歷三年夏 江陵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大歷三年夏 江陵 《遣悶》
大歷三年 江陵 《江邊星月二首》
大歷三年 舟中 《舟月對驛近寺》
大歷三年 舟中 《舟中》
大歷三年夏 江陵 《江陵節(jié)度使陽城郡王新樓成王清嚴侍御判官賦七字句同作》
大歷三年夏 江陵 《又作此奉衛(wèi)王》
大歷三年秋 荊南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大歷三年秋 荊南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述斐然之作三十韻》
大歷三年秋 公安 《暮歸》
大歷三年秋 江陵 《哭李尚書》
大歷三年秋 江陵 《重題》
大歷三年冬 江陵 《哭李常侍嶧二首》
大歷三年秋 公安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
大歷三年冬 自江陵至公安 《移居公安山館》
大歷三年冬 公安 《醉歌行贈公安顏十少府清顧八題壁》
大歷三年秋 公安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大歷三年秋 公安 《官亭夕坐戲簡顏十少府》
大歷三年秋 公安 《移居公安敬贈衛(wèi)大郎》
大歷三年秋 公安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
大歷三年秋 公安 《公安縣懷古》
大歷三年秋 江陵 《呀鶻行》
大歷三年秋 江陵 《宴王使君宅題二首》
大歷三年 江陵 《送覃二判官》
大歷三年冬 公安 《送公安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鄂》
大歷三年冬 公安 《留別公安太易沙門》
大歷三年冬 公安 《久客》
大歷三年冬 公安 《冬深》
大歷三年冬 自公安往岳陽 《曉發(fā)公安》
大歷三年冬 自公安往岳陽 《發(fā)劉郎浦》
大歷三年冬 自公安往岳陽 《別董珽》
大歷三年冬 自公安往岳陽 《夜聞觱篥》
大歷三年十月 衡州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廣州》
大歷三年冬 自公安往岳陽 《歲晏行》
大歷三年冬 岳陽 《泊岳陽城下》
大歷三年冬 岳陽 《纜船苦風戲題四韻奉簡鄭十三判官》
大歷三年冬 岳陽 《登岳陽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