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講的是一位老人被兒子接到了城里養(yǎng)老,但是老人的到來,讓兒子這個小家每天都得不到安寧:不是嫌飯菜難吃,就是莫名其妙地對兒媳大吼大叫。
把老人接到身邊照顧本來是好事,可這位“作”的停不下來的老人,把兒子家搞得雞飛狗跳,小夫妻倆吵架不斷。如此一來,兒子對老父親的喜歡,也慢慢淡化……
看到這個新聞,不免嘆息。我們每個人都會為人父母,將來都會變老,到老的時候,該怎么做,兒女才會喜歡呢?
改變老舊觀念
雖然現(xiàn)在時代發(fā)展迅速,但是很多老人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老舊觀念。
有的老人仗著自己歲數(shù)大,擺老資格,對著年輕人指手畫腳,以為自己的觀念就是最好的。但其實在當下這個年代,與時俱進才是最重要的。
經(jīng)常聽老人說“想當年啊,我可是……”這樣的話可能孩子小的時候愿意聽,稍大一點就不愿意聽了。因為時代不同了,不再是憶苦思甜的時候了。
自古“婆媳關系”就是令許多人頭疼的難題,一些婆婆會抱怨自己的兒媳多不好多不孝順。但是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會有優(yōu)點和缺點,兒媳是和兒子過一輩子的,兒子既然看上了她,那她肯定是有過人之處。
學會少管閑事
其實人到老年,和子女們相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放手。
“兒孫自有兒孫?!?,孩子們長大了,自然懂得如何去處理各種事情,我們也就不要插手了。有時候適當放手,對孩子好,也對自己好。
子女們做的一些決定,要學會尊重,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可以給一些建議,但是千萬不能干涉。
年輕人之間需要一些空間,他們有事業(yè)、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我們盡量不要給他們添堵。
在帶孫子外孫這件事上,更不能“越俎代庖”。時代變了,已經(jīng)不是幾十年前的時候了,子女們帶孩子有自己的方法,我們能幫就幫,不可指摘。
不要總是依賴
即使我們老了,也要保持一定的獨立。不僅是在經(jīng)濟上要獨立,在精神上也要獨立。不能因為年紀大,就想著可以依賴子女,你要知道,子女們活得也不容易。
有的老人沒有給自己留一點“老本”,一有事就伸手向子女要錢。子女身上背負著房貸、車貸本來就不容易,能減輕一點就為他們減輕一點吧。
不要有“老了就不動”的思想,越是年紀大,就越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人到老年,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享福,才不會給子女添麻煩。
面對老去,我們要從容,把生老病死看淡一些,用最輕松愉快的心情度過晚年。
其實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不喜歡自己。做到上面幾點,就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老人了。
這篇文章寫得很實在,寫出了大多數(shù)老人的心聲。建議收藏后再轉發(fā)給朋友們,讓更多的人看看,一起做讓子女都喜歡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