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渝中區(qū)曾家?guī)r養(yǎng)老院二樓一個約10平方米的普通房間里,一幅“婚紗照”掛在墻上很顯眼,男主角———85歲的李辰朋(化名)正在屋內(nèi)畫畫,女主角———82歲的秦婆婆就坐在一旁看,還偶爾將茶杯遞給老伴。
不過,這對外人看來無比幸福的“老兩口”,雖然3年前在養(yǎng)老院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其實并沒有領取***。在雙方子女眼中,他們也不過是相互陪伴的“叔叔”和“阿姨”。
“不想扯證結婚。”李大爺說,兩人感情很好,也住在一起,但最初就商量好了,經(jīng)濟上保持獨立:兩人每個月都有2000余元的退休工資,養(yǎng)老院的床位費是每人850元。老李的床位費是由大女兒出,還會給一些零花錢,秦婆婆則是用自己的退休工資支付床位費。至于買一些宣紙、油墨等小件物品,兩人都會爭著付錢。
“我們也沒計較這么多,將來‘走’了以后,各管各,不給子女添麻煩?!崩畲鬆斦f,他們倆其實就是在一起走一段路,路上搭個伴兒,一路上多一些樂趣。
根據(jù)與老年婚姻接觸較多的各類機構估計,我市大概有20%再婚老人,都沒有辦理結婚登記。
市婚姻家庭指導中心有關負責人說,老人的黃昏戀,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還摻雜著雙方家庭的意見。這里面有社會輿論、世俗眼光、子女態(tài)度、家庭財產(chǎn)等多種原因。他們選擇“隱婚”的原因有三類:
首先是老年再婚易離婚,因為相處時間短,性格不合,難以建立起夫妻感情,不能正確處理家庭矛盾,加上雙方再婚前沒有對婚后生活、財產(chǎn)等做出約定或協(xié)議,沒有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財產(chǎn)公證,這易引發(fā)矛盾和麻煩。
其次,子女愛干涉老人婚姻,也是重要原因。其中,不排除一些子女不能與再婚老人融洽相處,還有一些子女存在私心作怪的情況。
此外,男找“保姆”、女找“靠山”的現(xiàn)象較嚴重。某些老年人再婚時抱有一定的目的,如女方想在經(jīng)濟上找個依靠,男方則因獨立生活能力差,想找個“保姆”型的老伴。
該負責人認為,老人們上了歲數(shù)后,更注重語言和精神上的交流,避免孤獨。而“隱婚”的出現(xiàn),其實就是一種交友方式,可以解決心靈和感情上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