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和磨難是人生的寶貴財富。生活中沒有阻力,人的價值就體現(xiàn)不出來,旅途的艱險才會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人不怕痛苦,只怕丟掉剛?cè)幔蝗瞬慌履ルy,只怕失去希望。任何成功的獲得,都要經(jīng)歷無數(shù)的磨難,磨難是上天成就我們偉大的最好禮物!
以下,是一位來自蘇州的《道德經(jīng)》學用者,張麗娜女士和她兒子的真實故事。
我的兒子是先天聾兒,他一出生就雙耳失聰。兒子剛被確診為聾啞兒童時,我和家人都是拒絕接受的,尤其是我更深覺得是晴天霹靂,無法接受!
首先,我和先生都沒有聾啞家族史;其次,在我生兒子之前,其實我一直都是同學朋友眼中的幸福公主——從小就是一個獨生女,從小衣食無憂、學習生活順風順水。所以,我無法想象如此巨大的不幸竟然會落在我頭上,我的人生也會有如此大的遺憾!
于是我?guī)е鴥鹤涌幢榱巳珖膶<遥衷诰W(wǎng)上查閱了無數(shù)資料文獻,希望能夠找到可以治愈的方式。但結(jié)果是殘酷無情的,我兒子將是一個終身的殘疾聾啞人。這個晴天霹靂般的噩耗,讓我經(jīng)過了一段苦不堪言煎熬的心理歷程!
但生活還要繼續(xù),慢慢的我開始學著拿出勇氣去面對自己兒子聽不到聲音這個現(xiàn)實,同時積極的去為他尋找一切可以幫助他回歸主流社會的途徑和方法。最終我決定為兒子佩戴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就是通過開顱手術(shù),將一個電子產(chǎn)品放入腦袋里,以此來代替人耳。但是要讓佩戴耳蝸的孩子說話,就必須經(jīng)過大量的長時間的語言訓練。簡單的說,就是那時候教他的每一個發(fā)音都需要不斷的重復,簡單而又機械枯燥的重復上百遍、甚至千遍萬遍,最后他才能夠接受應用。
為此我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企業(yè),回到家里和他一起進行康復訓練,教他說話。記得我兒子第一次開口叫我媽媽,是在他三歲時,那時候我們已經(jīng)進行康復訓練半年了。一天我兒子聽到小狗汪汪的叫聲,他沖著我嚒嚒的學起來,我聽到他發(fā)這個聲音,就像在叫媽媽,所以我就把他轉(zhuǎn)過來,對著他說:“汪汪就是我,就是媽媽。”后來又經(jīng)過一個月的訓練和矯正,他終于第一次叫出了“媽媽”!
回想起來,語言康復訓練是痛苦的煎熬的枯燥的,可更難讓我忍受的是別人異樣的甚至帶有鄙視的目光。我兒子當時因為開顱手術(shù)裝了耳蝸,半邊的頭發(fā)是光的,而且還帶著個機器,樣子的確有些怪。所以每次我們上街,旁邊每個人都會投來異樣的、好奇的、甚至鄙視的目光。
一次我?guī)鹤尤コ喳湲攧?,我一遍一遍的教他說薯條、薯條時,感覺我身邊的人都無一例外的斜著眼看我們母子。這讓我十分的難受,可我知道我必須接受別人的異樣目光,我必須去面對他們。因為我要做給我的兒子看,要教他如何面對將來別人對他的異樣目光。于是我回頭對著那些旁人說怕:“對不起,我正在教自己的聾啞兒子說話,吵到你們了,抱歉”。我這么說了,別人也就不看了,久而久之漸漸的我就習慣了,釋懷了。
如今我的兒子16歲了,1米80的個子,陽光健康快樂。他從小就讀于正常學校,每年都是三好生,成績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三名的。今年剛考上了世界聯(lián)合學院,這是一所世界頂尖的國際高中,今年他們學校就有八位學生被耶魯大學錄取。而我兒子的夢想是考進哈佛大學。兒子說:“我想站得更高,在世界的大舞臺上,為我這樣的聾啞人群發(fā)出聲音——讓世界都看到我們中國的聾啞人是堅強的、快樂的、出彩的!”
人生旅途中,每個人的基因不同、生命路線圖也不同。有時老天會用挫折、磨難給我們說法,憂患與痛苦都是來成就一個人的偉大的。只有透視磨難、笑傲磨難的人,才有資格在大思想中迎接屬于我們的生命財富和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