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孟浩然 - 唐代詩人
孟浩然(689年或691年-740年)諱浩,字浩然,號鹿門處士,以字行,唐代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又稱“孟襄陽”,盛唐著名詩人。孟浩然的詩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曾隱居鹿門山。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也很狹隘。
基本信息個人概況姓名:
孟浩然
別名:
孟襄陽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
出生日期:
689年
逝世日期:
740年
個人背景詩人
目錄
展開
1
人物簡介2
生平經歷3
代表作品4
文學創(chuàng)作5
詩作特色6
王孟詩派7
孟浩然墓8
孟浩然集1 人物簡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
孟浩然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
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
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后,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
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
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偟膩碚f,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F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
2 生平經歷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于趨承逢迎。他耿介不
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后世所傾慕。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贊嘆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題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梢娝诠糯娙酥械氖⒚?。王維、李白、
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
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系甚好。
孟浩然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也很狹隘。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儉枯瘠。他善于發(fā)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
宿建德江》、《
此與古人爭勝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清代王士碌推衍嚴氏緒論,標舉"神韻說",
孟浩然 春曉宗尚王孟,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范本,說:"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分甘馀話》)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個詩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響。
他的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孟襄陽雖為唐山水詩之始作俑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何也?一因其才氣不殆,二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發(fā)之于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而王摩詰一生出仕入仕,幾 經周折,于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fā)之于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 可尋。
雖則,孟詩亦自有其過人處。其詩之淡遠處,既上繼陶潛余緒,又 不減王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謂"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詩中之佳制也。
天寶四載(745)宜城王士源輯錄孟浩然詩,得218首,其書已佚?,F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較王本多45首,其中竄入有別人的作品。
3 代表作品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裹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詠懷城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秋登蘭山寄張五
一作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江上別流人
以我越鄉(xiāng)客,逢君謫居者。
分飛黃鶴樓,流落蒼梧野。
驛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
南歸阻雪
一作南陽北阻雪
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
曠野莽茫茫,鄉(xiāng)山在何處。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
十上恥還家,徘徊守歸路。
荊門上張丞相
共理分荊國,招賢愧不材。召南風更闡,丞相閣還開。
覯止欣眉睫,沉淪拔草萊。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始慰蟬鳴柳,俄看雪間梅。四時年籥盡,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歸翼,沙邊厭曝鰓。佇聞宣室召,星象列三臺。
4 文學創(chuàng)作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他的詩雖不如王詩題材廣泛,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
孟浩然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儉枯瘠。他善于發(fā)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
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杜甫說他、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又贊嘆他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遣興》)。
皮日休則稱:先生之作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北齊蕭愨'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先生則有'微云澹河漢,疏雨滴梧桐'。王融'日霽沙嶼明,風動甘泉濁;先生則有'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何遜之詩句精者有'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則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此與古人爭勝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記》)其抒情之作,如《歲暮歸南山》、 《早寒江上有懷》、 《與諸子登峴山》、《晚泊潯陽望廬山》、《萬山潭作》等篇,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而蘊藉深微,挹之不盡。嚴羽以禪喻詩,謂浩然之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清代王士碌推衍嚴氏緒論,標舉神韻說,宗尚王孟,曾舉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一詩作為范本,說:詩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畫家所謂逸品是也。(《分甘馀話》) 盛唐田園山水詩,在繼承陶、謝的基礎上,有著新的發(fā)展,形成了一個詩派。
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輩最長,開風氣之先,對當時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唐音癸簽》引《吟譜》語)。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聯,與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并列,成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清代潘德輿曾指出:襄陽詩如'東旭早光芒,浦禽已驚聒。臥聞魚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fā),渺漫平湖中。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精力渾健,俯視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養(yǎng)一齋詩話》)然而這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不能代表其風格的主要方面。總的說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蘇軾說他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陳師道《后山詩話》引),是頗為中肯的。
孟襄陽雖為唐山水詩之始創(chuàng)者,然其成就卻居王維下,何也?一因其才氣不殆,二因其詩意常未若王維高遠。孟浩然一生不仕,
心有不甘,此情多發(fā)之于詩,令其詩每有寒儉處。而王摩詰一生出仕入仕,幾經周折,于世情之變體味頗深,此情發(fā)之于詩,則往往意趣清遠,無跡可尋。
雖則,孟詩亦自有其過人處。其詩之淡遠處,既上繼陶潛余緒,又不減王維。如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等句,真可謂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詩中之佳制也。
孟浩然的詩描寫
田園風光,表達對農家生活的熱愛,讀來樸質感人。他與
王維是盛唐時期的田園山水詩的代表人物。
5 詩作特色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
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游俠詩,后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游覽家鄉(xiāng)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
孟浩然山水景物是南朝詩歌最重要的題材,經歷長期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詩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這主要表現在:詩中情和景的關系,不僅是彼此襯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詩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諧調的成分,而顯得更加單純明凈;詩的結構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愛水行,如他自己所說:“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保ā督浧呃餅罚┧脑娊洺懙铰斡谀蠂l(xiāng)所見的優(yōu)美景色和由此引發(fā)的情趣,如:
落景余清暉,輕橈弄溪渚。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ā兑褐邸罚?div style="height:15px;">
詩不僅起著紀實的作用,而且融和了詩人新鮮的感受和天真的遐想。在他的眼光中,無論是沐浴在夕照清輝中的人物,還是嬉戲于水下岸邊的魚獸,寓目所見的一切,仿佛都化作會心的親切的微笑。這些詩境,確有晶瑩剔透之感。
孟浩然山水詩的意境,以一種富于生機的恬靜居多。但是他也能夠以宏麗的文筆表現壯偉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廬山》中:“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掛席候明發(fā),渺漫平湖中。中流是匡阜,勢壓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崢嶸當曙空。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鼻迦伺说螺浺源嗽姾汀对绨l(fā)漁浦潭》為例,說孟詩“精力渾健,俯視一切”(《養(yǎng)一齋詩話》),正道出了其意興勃郁的重要特征。
盛唐著名詩評家殷璠喜用“興象”一詞論詩,在評述孟浩然的兩句詩時,也說“無論興象,兼復故實”(見《河岳英靈集》)。所謂“興象”,是指詩人的情感、精神對物象的統(tǒng)攝,使之和詩人心靈的顫動融為一體,從而獲得生命、具有個性和活力。重“興象”其實也是孟浩然詩普遍的特點。這通過幾首不同的作品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得更清楚。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ā锻赐ズ洀堌┫唷罚?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