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shù):1286 建議閱讀時間:4分鐘
關(guān)鍵詞:吃膩、清腸、健脾、養(yǎng)胃
本文專家 | 郭麗娜
廣東省中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營養(yǎng)師
從除夕年夜飯到大年初三,吃了這么多天的美食美味,是不是感覺自己把一年想吃的家鄉(xiāng)菜都吃全了?吃膩了?都說春節(jié)假期,脾胃腸最累,要么就是大魚大肉,要么就是甜食糖果…吃不消了吧?
來,用這些小妙招,清腸健脾養(yǎng)胃。
3大招教你解決過年過節(jié)吃撐的問題
首先,應該先清清腸胃
來點清淡食物,如小米粥、蘿卜、青菜、水果、酸奶等,也減少油鹽和辛辣食物的攝入,給腸胃減減壓。兩三天清淡飲食后,人會覺得渾身輕松;幾天后,就可以恢復平常飲食了。
其次,健脾胃,消食導滯
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中醫(yī)認為,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消化飲食主要就是脾胃協(xié)調(diào)升清降濁的過程。當飲食太過,就得先消食導滯,讓脾胃緩過來。
一粥一湯,來解決
材料:懷山藥片60克或鮮山藥120克,粳米50克。
做法:
1.將粳米淘洗后,同山藥片一并放入鍋內(nèi)(以搪瓷鍋或砂鍋為好),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稀薄粥。
2.也可先將干山藥研粉,待粥煮至米爛湯稠時調(diào)入山藥粉同煮。
3.如用新鮮山藥,削去外皮后,洗凈,切成丁狀,同粳米一起煮。
功效解析:山藥味甘,性溫平,入肺、脾、腎三經(jīng),有潤肺、健脾、固腎、益精的作用。其藥性平和,既補氣又養(yǎng)陰,上能養(yǎng)肺、中能補脾、下能益腎,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溫而不燥。粥,養(yǎng)胃,消化快,適合消化不良時喝。
材料:谷芽、麥芽、山楂各10克,茯苓20克,陳皮3克,蜜棗1個,生姜3片,豬瘦肉300克。
制作方法:藥材稍浸泡,洗凈;瘦肉洗凈切大塊。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武火滾沸后,改為文火煲1.5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解析:谷芽和麥芽,均有消食健胃、化積的作用,兩者常配伍為用。尤其適合吃了過量米、面、芋頭、薯類、糕點等淀粉類食物,消化不良的人群。
山楂也能消各種飲食積滯,但它更擅長消化油膩肉積,如果是吃太多肉導致腹部脹滿、噯氣不適,用山楂最好不過。山楂酸味較重,大劑量食用時不宜空腹;平素煲湯用10克即可,可在湯中加入一枚蜜棗調(diào)味。此外,妊娠早期以及胃酸分泌過多者,飲食不宜放太多山楂。
茯苓和陳皮,加強了健脾祛濕、行氣的作用,對于腹脹、濕氣重的人群,更為對癥。
最后,幾個小動作輔助健脾胃
腳趾抓地
站立或坐姿,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可以練習抓地、放松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經(jīng)絡(luò)形成松緊交替刺激腳趾神經(jīng)。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
扳動腳趾
用手反復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第二和第三腳趾縫間。
腳趾取物
每日晚飯后,可一邊看電視,一邊練習用第二腳趾和第三腳趾夾東西。一開始夾報紙,然后漸漸加大難度,試著去夾一本書。只要有時間,就不妨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恒,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按摩小腿
小腿集中了脾胃經(jīng)和不少消化系統(tǒng)的穴位,經(jīng)常反復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這樣對健脾養(yǎng)胃的效果會更明顯。
足部運動
脾胃比較虛弱者,可以多進行快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鍛煉,運動強度適宜。如快步走,要全身放松,可走2000米左右,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nèi)。隨著運動適應性的增強,可加大一些運動量。只要堅持鍛煉,脾胃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編輯:孫曉芝)
▼你想知道的科學靠譜的健康資訊都在這里▼
投稿、合作,請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