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形勢下多維視野中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湖北省巴東縣水布埡鎮(zhèn)民族小學 譚小艷 郵編:444329
摘要:本文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運用實例分析了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本文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方法 , 課堂訓練作業(yè)中的德育滲透方法,教學日常性活動中的德育滲透方法,以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提高學生思想品質(zhì)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多維視野 德育滲透策略
在全社會期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zhì)提高的今天,如何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滲透德育,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有利統(tǒng)一,達到立體的、全方位的落實與滲透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的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币虼耍掠龖撌钦Z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以下是我對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1、巧編故事,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德育 一年級兒童情感不穩(wěn)定,直觀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因此,直觀具體的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良好情感的產(chǎn)生,有利于教學,更有利于德育滲透。巧編故事,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是拼音教學滲透德育的常用方法。如在學“a?。铩。濉边@個韻母時,我是以自編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的:春天到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了,她看到春天祖國像一個大花園。她又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白鵝、大公雞。小姑娘正在為明天歌詠比賽作準備呢,看她長大嘴巴(a aa)練聲練得多認真哪。因為她要演唱的歌曲就是《我們的祖國像花園》。大公雞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高興得歡呼起來“ooo”,靦腆的大白鵝不好意思彎下了長長的脖子,樣子就像“eee”。讓我們也到這美麗的花園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吧。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中,孩子們聆聽、模仿、大膽展示不僅掌握了“a?。铩。濉钡囊艉托?,也感受了祖國的美麗,幼小的心靈經(jīng)受了一次熱愛祖國的洗禮?! ?2、觀察辨形,在識寫教學中滲透德育 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教師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結合美學原則,滲透德育。可以通過學生的觀察,具體分析字形同做人處事之間的聯(lián)系,將識字、寫字教學同育人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結構,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團結友愛、謙讓互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 如在教學“林”這個字時,教師故意把“林”字左邊的一點寫長,讓學生與書上的“林”字比較,看兩種寫法有什么不同,哪種寫法好看。學生很快便發(fā)現(xiàn)書上的“林”字左下的“木”末筆改捺為點,并表示書上的寫法好看。教師接著問學生:“誰能告訴老師為何'林’左面的'木’末筆要改捺為點?”稍停片刻,有個學生回答:“因為這樣寫能使字美觀?!苯處熆隙▽W生的想法,并及時加以點撥:中國是禮儀之邦,向來有“互相謙讓”的好傳統(tǒng)?!澳尽弊笙旅婺┕P改捺為點可以使右邊的“木”舒展開,這樣整個字就挺拔有生氣了;如果不做變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讓,擠在一起則會影響字形的美觀。字如此,做人更是這樣。同學們之間交往時應從全局出發(fā),注意團結友愛,互相謙讓。最后請學生回憶還有哪些在字形上互相謙讓的例子。學生思維活躍起來,舉出很多類似的字。學生通過這樣的分析,不僅清晰地記住了這些字例有的變捺為點,有的變橫為提,還從中受到了品德教育,知道了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做任何事都應服從集體利益;那種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謙讓的行為,會影響團結,甚至會影響集體聲譽。 二、小學語文課堂訓練作業(yè)中的德育滲透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僅靠課堂上的40分鐘是不夠的。在語文學習中,同學們必定要接觸一些作業(yè)、練習,其實這是向?qū)W生滲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選擇課后作業(yè)、閱讀材料時,要注意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選取有教育意義的材料,這樣才能使學生練有所用。教完《只有一個地球》這課,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別人介紹保護地球的重要性。作業(yè)一收回,我就感到了同學們的用心良苦。有的畫了一幅愛護環(huán)境的宣傳畫,有的寫了一首贊美地球媽媽的詩,有的寫了一篇文章……當我把他們的作業(yè)發(fā)下去讓他們互相學習時,同學們非?;钴S,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熱愛地球媽媽》這首歌。這節(jié)課在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的媽媽,我們都是她的孩子”的歌聲中結束。此后,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個個都當起了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時時處處注意保護環(huán)境。 三、小學語文教學在日常性活動中的德育滲透 “教師即課程”。這不僅包含了教師對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性,更包含了教師對學生身心健康品德的形成和良好思想的塑造的重要影響。將教師的健康人格作為學科德育滲透的重要資源,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課程資源??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梢?,教師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在課堂管理和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隨機教育,以自己的儀表態(tài)度、言談舉止和處事待人,發(fā)揮表率作用,要求學生遵守日常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風,意志品質(zhì)和文明行為習慣,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有博大的胸懷,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誠至真至愛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我們祖國的未來,帶領他們走向道德光輝的頂點。 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細節(jié)滲透 細節(jié)決定成敗,德育滲透也同樣如此。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課前準備到課上有規(guī)矩地回答問題,到作業(yè)本的使用,書本的保護等方方面面,教師都應在細上下功夫,應高處著眼滲透德育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都注意引導學生有好習慣,懂得真、善、美。 語文教學就是生活。語文教學的品德教育,要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能從學習課文內(nèi)容到生活實踐都能從感情上的產(chǎn)生共鳴,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因此,語文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注重內(nèi)外部因素相結合,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以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