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是錯誤的根源
猶豫不決是緣于避免承擔責任與犯錯誤,它有一個錯誤的前提:不做決定就不會犯錯誤。希望達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別害怕犯錯誤。他從不犯錯誤,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美,如果他不愿破壞這完美的形象,因為他認為,做決定是生死攸關(guān)的事情。
這種個性的人在遇到問題時有兩種做法。一種做法是盡量不做太多的決定,而且盡量拖延做決定的時間;另一種做法是找一個現(xiàn)成的東西來代替所要做的決定。采用后一種做法的人會倉促地做決定,這造成他所做的決定大都不成熟,而且很可能會半途而廢。這種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完美的,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不必費心去考慮事情的實際情況及結(jié)果,他不會為必須做出決定而發(fā)愁。要是他的決定出了錯誤,他只要讓自己繼續(xù)相信那是別人的錯,問題不出在自己身上就足夠了。
很明顯,采取這兩種做法都錯了。采用第一種的人,時常會在沖動與考慮欠周的行動之下自尋煩惱。而采取第二種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為他根本沒有行動。總之,那種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應考慮事情的發(fā)展趨勢,設(shè)想各種行動的方針和可能的結(jié)果,選擇你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并大膽去做,邊前進邊改正你的方向、不害怕犯錯誤,這才是克服猶豫不決的一種方法。
另一種克服猶豫不決的方法是徹底認識自尊,并且了解怎樣才能提高一個人的自尊。很多人害怕因為做錯事而失去自尊,所以總是猶豫不決。我們要利用自尊,不要使它成為絆腳石。為此,你必須先要明確這樣一個事實:自尊是與奮斗和成功同在的,自尊不應成為事業(yè)奮斗的絆腳石。
許多人在談到他們的成功時都認為,自己從錯誤中比從成功中得到更多的啟發(fā)。
愛迪生夫人說:“愛迪生不斷使用去除法解決問題。如果有人問他是否因為犯錯誤而感到泄氣,他一定回答說:不!我才不會泄氣!每拋棄一種錯誤的方法,我也就向前跨進了一步?!睈鄣仙@種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就值得我們學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