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fā):《中國新課程教育教研》2015.11.
愛心教育少不得
湖北省巴東縣大支坪民族中學 李華平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頭疼的是轉化后進生,轉化后進生是老師肩負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也是
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責任。下面就談談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進生轉化為先進生這一典型案例。
我班有一個小男生叫小濤(化名)。初一上學期時,上課要么打擾他人學習,要么趴桌子睡覺;下課胡亂打鬧,同學間經(jīng)常鬧矛盾,同學們都嫌棄他;不做作業(yè),各門功課單元測試不及格,老師管教還不聽甚至和老師較勁、對著干……每天不是各學科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是我們班有名的“搗蛋鬼”,真讓我頭疼。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jié),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但經(jīng)過幾次努力,他只在口頭上答應,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行動上卻毫無改進??吹剿凰歼M取,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幾天,他變本加厲地鬧起來!此時,我覺得逃避不了,必須正視現(xiàn)實!我內心一橫:我不改變你,誓不罷休!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再找對策。接待我的是他的父親,通過他爸爸的介紹,我了解到:他爸爸和媽媽在他兩歲的時候就離婚了,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在家中是個獨苗,爺爺奶奶寵愛至極、溺愛至極,都不允許他的爸爸管孩子,孩子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說一不二地長大的,才導致現(xiàn)在孩子任性、偏激、自私等問題的出現(xiàn),他的爸爸也很郁悶、焦慮。
在返學途中,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于是,很快和他的爸爸再次聯(lián)系商議,取得了他的支持和配合,轉化他的行動在悄然中進行。
我首先設法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打籃球。打籃球不正是我的所愛嗎?到了課外活動時間,我約他打籃球,與他切磋球技,談論“小球轉動大球”的中美關系,談論姚明、易建聯(lián)、科比等中外籃球健將,并有意給他滲透這些健將成功的奮斗歷程、講他們的故事。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慢慢交上了朋友,發(fā)現(xiàn)他眼神有了些善意,行動上懂得尊重了。
于是,我便就勢加強攻勢:一邊與他打籃球一邊與他交流討論生活,進而討論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路上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有一次放假,同學們都陸續(xù)走了,可他還沒走,把我們班喝完的礦泉水瓶收集起來放在本班的“藏寶室”里,為此我回家后給他發(fā)了一個短信“你是個有心之人,為了咱們班,你用心了……想得真周到;你很有責任心、集體觀念。老師從心里很喜歡你、很是感動……”,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注著他、關心他,信賴他。
通過半學期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yè)也能按時上交,各科測試成績都能達到及格。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學科老師都夸獎她。于是,我試著讓他當值周班長。果然在他值周那幾天全班紀律特別好。在良好的紀律保證之下,他的學習成績得到迅速的提高。在以后的日子里,經(jīng)過老師們的不斷努力,他被轉化為德、智、體、美、勞均全面優(yōu)良的學生,成了同學們的學習楷模。
案例分析:
一、以人為本,以愛服生
尊重每一位學生——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現(xiàn)在的學生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為重要,而事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確實是任何一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以人為本”,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
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這樣的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心
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其實,愛我以為并不是教師職業(yè)的特質,凡為人,必須有愛心,天下人,特別的除外,皆是為人父母,或終將為人父母的,為人父母者,對于子女的愛必是天性使然。以為人父母的教師應能做到“愛生如子”;未曾為人父母的教師要能做到“愛生如己”。我是堅持把教書育人當成事業(yè)而不是職業(yè)去做的,因此,對于譚瑾濤同學這樣特殊家庭的后進生我主動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谇椋瑫灾诶怼?,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改正缺點。
二、亦師亦友,寬容以待
班主任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應寬容以待之。在中學群體中,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過于直率,尤其是批評他們的時候太嚴肅而使他們接受不了。因此,我與小濤同學從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籃球,讓他感受老師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讓他感受到老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故應“寬以待人,容人之錯”。在通情達理中暫時性的容忍寬恕學生的錯誤,采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
教育他,鼓勵他。這樣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促進了師生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個性教學,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小濤同學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來自不得法的愛、盲目的愛,使他心理思想畸形。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抓住他喜歡打籃球,與他交朋友;抓住他家庭溺愛以他為中心,給予生活上的引導;抓住他為班里做貢獻,哪怕是一件小事,都及時肯定表揚他…… 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地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小濤同學由“搗蛋鬼”轉變?yōu)榧o律標兵,由后進生轉變?yōu)樯线M生!
著名的教育學家巴特爾曾經(jīng)說過:“愛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承載著愛的目光,哪怕僅僅是投向學生的一瞥,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便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這讓我深深感受到愛的力量……教育不能沒有愛!
Power by
YOZ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