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譯文】
事物道理因為他人言語而領(lǐng)悟的人,有所領(lǐng)悟依然有些迷惑,總是比不上自己領(lǐng)悟那樣清楚明白;意境興致隨從外界情境而得到的人,有所得到依然有些失卻,總是比不上自有心得那樣安閑快樂。
【注解】
事理:事物的道理?!豆茏印ぐ娣ń狻罚骸吧饔^終始,審察事理?!?br>
人言:別人的評議?!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何恤於人言?!绷肆耍盒睦锩靼?,清清楚楚,通達。唐·李白《代美人愁鏡》詩:“明明金鵲鏡,了了玉臺前?!?br>
意興:猶意境。唐·康駢《劇談錄·廣謫仙怨詞》:“長卿之詞甚是才麗,與本事意興不同?!迸d致。《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生見其三回五轉(zhuǎn),意興已倦?!?br>
外境:指外界事物?!妒酚洝窌贰叭诵闹畡?,物使之然也”唐·張守節(jié)正義:“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惡來觸於心,則應(yīng)觸而動,故云物使之然也?!?br>
自得:自己有心得體會。《孟子·離婁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br>
休休:形容寬容;氣魄大。語本《書·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焙笠蛞浴靶菪萦腥荨毙稳菥訉捜荻袣饬?。此處作安閑,安樂解。《詩·唐風(fēng)·蟋蟀》:“好樂無荒,良士休休?!?br>
【注015】明·陳繼儒《小窗幽記·卷一·集醒》同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