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余;能者勞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譯文】
奢侈的人富有也不能滿足,不如節(jié)儉的人貧困還尚有剩余;能干的人勞苦而俯拾怨恨,不如笨拙的人安逸而保全天性。
【注解】
奢:〈形〉本義奢侈,不節(jié)儉。《說文》:“奢,張也?!毙鞛唬骸吧菡叱廾曳趴v之義。故曰‘張’,言其張大也?!鄙莩蓿瑩]霍浪費錢財,過分追求享受。《國語晉語》:“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略則行志?!?br>
富而不足:富,富有,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兑桌M辭上》:“富有之謂大業(yè)?!表n康伯注:“廣大悉備,故曰富有?!敝^擁有大量財產、物資?!墩撜Z子路》:“子謂衞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挥校唬骸埫酪?。’”不足,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盾髯佣Y論》:“斷長續(xù)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br>
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侗笔繁R昶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
儉:〈形〉本義自我約束,不放縱?!墩f文》:“儉,約也?!惫?jié)儉,節(jié)約儉省?!妒酚浧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吧w聞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富民之要,在於節(jié)儉?!?br>
貧而有余:貧,〈形〉本義缺少財物,貧困,與“富”相對?!墩f文》:“貧,財分少也?!必毨В毧喔F困。《韓非子奸劫弒臣》:“夫施與貧困者,此世之所謂仁義;哀憐百姓,不忍誅罰者,此世之所謂惠愛也?!庇杏啵惺b?,超過足夠的程度?!对娦⊙哦既耸俊罚骸胺艘链怪瑤t有餘?!?br>
能:〈名〉本義熊,傳說中的一種像熊的獸?!墩f文》:“能,熊屬。足似鹿?!辈拍?能力。《詩小雅賓之初筵》:“各奏爾能?!庇胁拍艿娜??!秾O子謀攻》:“將能而君不能御?!蹦芨?,猶才干?!逗鬂h書循吏傳孟嘗》:“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絶群?!庇胁拍埽瑫k事。宋歐陽修《論西北事宜札子》:“代州諸寨主監(jiān)押三十餘員,內無三四人能干而曉事者?!?br>
勞而俯怨:勞苦而容易招致眾多怨恨。勞,〈動〉本義努力勞動,使受辛苦?!葱巍祫诶?疲勞?!俄n非子五蠹》:“事力勞而供養(yǎng)薄?!毙量?,費力。宋濂《送東陽馬生序》:“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眲诳啵趧谛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俯,〈動〉本義低頭。俯拾,俯身拾取?!度龂疚褐靖咛寐鳌罚骸笆坎〔幻鹘?jīng)術,經(jīng)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引申以喻成事之易?!侗笔分芗o上》:“歡(高歡)違負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掃蕩,易同俯拾?!奔础案┦敖允恰敝灰拖骂^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痹?,〈動〉本義怨恨,仇恨。《說文》:“怨,恚也?!痹购蓿鸷?;強烈不滿?!赌蛹鎼壑小罚骸胺蔡煜碌湸墼购?,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
拙:〈形〉本義笨拙,不靈活。《說文》:“拙,不巧也。”笨拙,愚笨,不靈巧,不伶俐。巴金《寒夜》:“他的笨拙的口舌能夠表達他的感情么?”
逸而全真:安逸而能保全天性。逸,〈動〉本義逃跑。《說文》:“逸,失也。從辵兔,兔謾訑善逃也?!薄葱巍甸e適,安樂?!对娦⊙攀轮弧罚骸懊衲灰荨!惫{:“逸,逸豫也?!卑惨?,安閑舒適?!肚f子至樂》:“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卑卜€(wěn),太平無事?!端螘魈攤鳌罚骸敖裾哂騼劝惨?,百姓富昌,軍國異容,宜定制度,為萬世之法?!比?,保全天性。《莊子盜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真,〈名〉本義道家稱存養(yǎng)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為真人?!墩f文》:“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北拘?,本原?!肚f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br>
【評語】
任何事都是相對的,不以相對的觀點看待事物往往會走向絕對,而把事物固定化,一成不變。像錢財于現(xiàn)代生活不可或缺,但以之為生活的全部就走向了極端。生活奢侈的人,無論有多少財產,到頭來也都揮霍精光,表面看來他好像很快樂,其實他內心常感不滿足,因為他的財產越多欲望越強,可見人的欲望有如永遠填不滿的溝壑。反之一個生活節(jié)儉的人,他們平日能量入為出,雖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錢上從來沒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也就沒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過個極快樂的日子。生活上要有知足感,工作中要講究方法。不能因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能便事必親躬,處處親勞,結果可能會招致怨恨還辦不好事情。對于一般人而言,能而勞,可能就壓抑了別人的才能,使別人無從表現(xiàn):如果是當權者,其能不應表現(xiàn)在自己如何親為上,而在于怎樣組織、管理,使每個人都可顯其所能。而且,任何矛盾的出現(xiàn)是因為事做了,局面活了,矛盾便開始出現(xiàn)了;一潭死水時人們心意相對穩(wěn)定。那么誰做誰就成了矛盾中心,不集怨而何?頭腦發(fā)達、知識能力超人一等的人,固能擔當種種事業(yè),但他往往犯了目空一切的毛病。行為太過,便侵害了別人的利益。結果不但工作勞苦,而且結怨于一身。不如那些悠哉悠哉不失其天真本性的笨拙的人,雖然腦筋簡單、能力差些,卻不致與人結怨,可以安然無事的生活。閑者置身局外當然會有時間去評頭論足了。所以能應是相對的,個人的能不可能包容大家的能。做事前理應先看看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