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說:“以前不去拜見諸侯,只是堅守自己的氣節(jié),似乎是太小氣點;今日與諸侯一見,發(fā)現(xiàn)這是自我實現(xiàn)的一種方式,從小處講可以輔佐諸侯稱霸,從大處講可以輔佐諸侯稱王?!吨尽窌险f:‘縮著只有一尺,伸開便有八尺長了。’看來與諸侯合作還是可行的?!?
孟子說:“從前齊景公打獵的時候,有一次用旗子召喚獵場侍從人員,但這個人并未應(yīng)召前來,齊景公就準備殺他。有志氣的人不因橫尸溝壑就忘記信念,有勇氣的人不怕犧牲決不拋棄正義??鬃涌隙ㄟ@個小官的哪一點呢?就在于他不聽從那種不正確的召喚方式。要是沒受召請便主動前往,又算是什么行為?況且縮著一尺伸開一尋的說法,是從利益上考慮的。但若僅僅考慮個人利益的話,縮著一尋伸開一尺也是可以干的了?(雖然利益不大,可畢竟還是有利?。。┻^去晉國的掌權(quán)大臣趙鞅,命令很善于駕車的王良給他寵愛的小臣奚駕車,一整天也沒射到一只鳥。奚回去跟趙鞅說:‘王良是天下最差的馭手。”有人告訴了王良,王良便跟嬖說:‘再去一次。’奚經(jīng)王良一再要求才同意,這次一個早晨便射下了十只鳥?;貋砗筠捎峙c趙鞅說:‘王良是天下最好的馭手?!w鞅說:‘那我派王良專門給你駕車。’通知王良后,王良不干,說:‘第一次我按駕車的規(guī)范執(zhí)行,結(jié)果一只鳥也射不到。第二次我駕著車胡亂奔跑,反而一早上就射到十只鳥,這是不正常的?!对娊?jīng)、大雅、車攻》篇里說:‘駕駛車子正確奔馳,射出的箭就一定命中目標。再說我也不習慣與小人同在一車上?,F(xiàn)在我請求辭職?!{車的人都不愿與下賤的射手合作,感到那是恥辱,即使能夠獵獲堆積如山的禽獸,也堅決不干。你若是委屈自己的理想信念去依從別人又算是怎么回事?并且你最大的錯誤在于:個人信念扭曲的人,決不可能糾正得了別人?!?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各國君主都恐懼不安,他們安安穩(wěn)穩(wěn)地呆在家里,整個天下都靜悄悄地沒一點生氣?!?
孟子說:“這怎么算是大丈夫呢!你忘了學過的禮儀制度嗎?在男子舉行成人禮的時候,父親要教導(dǎo)他一些成人之后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女兒出嫁的時候,母親要教導(dǎo)她一些當兒媳婦應(yīng)該遵循的規(guī)則,送女兒出門時,告誡她說:‘到了婆家,要恭敬謹慎,不要違抗丈夫的命令?!皂槒臑檎_的行為準則,就是婦女做人的道德規(guī)范。
“居住要在寬廣的大屋子里,站立要在最正直的位置上,行走要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得志時與民眾共同歡樂,不得志時要堅守自己正確的道德風尚;身在富貴之中要不迷亂本性,身在貧賤之中要不改變志向,威勢武力之下也決不卑躬屈膝有違道義:這樣才可算做大丈夫?!?/p>
周霄問:“古代德才兼?zhèn)涞娜艘伯敼賳???
孟子說:“當然要當官?!秱鳌酚浿姓f:‘孔子三個月沒有君主的任用,就會內(nèi)心焦慮惶惶不安,離開所居國家時,必須攜帶著給所去國家君主的見面禮?!鲀x說:‘過去的賢人三個月得不到君主任用,其朋友就去安慰他。’”
周霄說:“三個月不被任用,就該受到慰問安撫,不是太急了點嗎?”
孟子說:“有知識和品行的士人失去的職務(wù)就好比是諸侯國君主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一樣?!抖Y》書上說:‘諸侯國君主親自參加勞動,是為了生產(chǎn)出用于祭祀用的糧食;夫人親自養(yǎng)蠶繅絲,是為了織出用于祭祀時穿戴的禮服。要是祭祀用的犧牲不充足,糧食及器具不干凈,禮服不合適,就不敢進行祭祀。士人失去了土地,也不敢進行祭祀。’士人沒有了職務(wù),那么供應(yīng)祭祀的糧食、牲畜、器具、禮服等都難以準備充分,也就不能舉行祭祀;不舉行祭祀,就不能聚會、飲宴,一個士人到了這一地步還不該受到安慰嗎?”
周霄問:“出國時都要帶上見面禮,是什么意思?”
孟子答:“士人當官,就像是農(nóng)民耕地一樣,農(nóng)民難道會為了出國就扔掉他的耕種家具嗎?”
周霄說:“晉國也是一個士人求取官職的國度,但沒聽說過為了當官就這么著急的。如此急不可待地想當官,但真正賢明的士人又是很難得到相應(yīng)的職務(wù),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男孩生下來做父母的總想給他娶個好媳婦,女兒生下來父母就想讓她嫁個好人家。普天之下的父母都有同樣的心愿。要是子女不等父母之安排,不經(jīng)過媒妁的從中撮合,就鉆墻洞扒門縫互相偷看,甚至爬墻前去相會,那么父母及所有人民都會鄙視他們。過去的賢明士人并不是不想當官,只是不喜歡違背謀取官職的正確方式。要是通過非正當手段謀取官職,就跟那些鉆墻洞扒門縫的無恥男女一樣了?!?
彭更問:“先生的從行車輛幾十乘,追隨人員幾百人,住處豪華,有諸侯國君主提供精美的食品,這樣是否有些過分?”
孟子說:“不遵循正當途徑,別人給予的一籃子干糧也不能接受;遵循天下事物的正確規(guī)律,像舜一般接受堯給予的整個天下都不過分。你認為我的作為過分了嗎?”
彭更說:“我沒這樣說。但是,讀書之人并不從事具體的生產(chǎn)活動,就享受飲食居所,我覺著還是不應(yīng)該。”
孟子說:“你如果不與各行各業(yè)的手工業(yè)生產(chǎn)者交換產(chǎn)品,用此來彌補自己所缺少的東西,那么農(nóng)民就會有剩余的糧食,女人就會有剩余的布匹;你如果與各種勞動者交換產(chǎn)品,那么伐木的、做家具的、制車輪的、造車箱的人都可以由此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食物了。這里有個人,進門孝敬父母,出門善待另立門戶的兄弟,嚴格遵守前代賢王流傳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并把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教導(dǎo)給后來的學子,這樣的人卻不能得到好的飲食供給。你為何獨獨尊重那一些木匠,并慢待施行仁義的讀書人呢?”
彭更說:“各行手工業(yè)者,其勞作的動機就是換碗飯吃;讀書的賢明人士,其目的也是為了吃飯嗎?”
孟子說:“你為什么偏要以目的為標準呢?這些工匠為你辦事,應(yīng)該供飯也就供應(yīng)了。那么你是因為他們的目的呢,還是因為他們?yōu)槟愀闪斯ぷ???
彭更說:“因為目的?!?
孟子說:“這里假如有個人,揭了你房上的瓦、污了你新粉過的墻,他的目的也是為了得到飲食,你會給他們食物嗎?”
彭更說:“當然不給?!?
孟子說:“那么你就不是因為目的而提供食物,而是因為具體功效了?!?
萬章問:“宋國是個比較弱小的國家,現(xiàn)在準備施行稱王于天下的仁政;要是此舉招致鄰國齊、楚等的武力討伐,該怎么辦?”
孟子說:“商湯王在亳地的時候,與葛國相鄰。葛國君主葛伯是個行為放縱不守禮法的人,從來不祭祀其祖先和天地。湯派人去問:‘有什么原因而不舉行祭祀活動泥?’葛伯說‘沒有牛羊來作犧牲?!瘻扇怂腿チ伺Q?,但葛伯將牛羊殺來吃了,又不做祭品舉行祭祀。湯再次派人去問:‘為什么仍不祭祀呢?’葛伯回答:‘我沒有祭祀用的糧食?!瘻蓪傧掳傩杖透鸩N土地,老弱者負責往田邊送飯。葛伯率領(lǐng)手下士兵在半路上截攔送飯的人,奪取所攜飯菜,不交者殺死。有一小孩攜帶著黃米和肉,葛伯殺了小孩,奪了所帶飯菜?!稌飞险f:‘葛伯恨送飯的人’,就指這件事。商湯王因為小孩的被殺而起兵征討,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說:‘湯并不是想搜刮天下的財富,而是要為屈死的平民百姓報仇雪恨。’
‘湯開始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就是從征討葛國展開的’,自此,經(jīng)過十一次大的征伐,天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抵擋。湯率兵向東攻伐,西邊的民眾就埋怨;湯率兵南征,北邊的百姓就埋怨,紛紛說:‘為什么不先來攻伐我們這里?’可見百姓的盼望心情,就像久旱之后盼望下雨一樣。因為商湯攻占的地方,商人繼續(xù)買賣,農(nóng)民仍舊耕田種地,只是誅殺暴君,安撫百姓,就像及時雨的到來,百姓極為高興。《書》上說:‘等到商湯王來后,我們就不必遭受殘酷的刑罰了。’
“‘東方有個攸國不愿歸順周朝時,周王派兵征討,去安撫他們國家的百姓,當?shù)氐娜嗣裼弥窕@子盛著黑色、黃色絲綢,請人介紹求見周王,并以得見周王而深感榮幸,衷心歸附偉大的周國?!谲婈牭竭_之處,貴族用放有黑、黃色絲綢的籃子迎接當官的,平民百姓攜帶著干糧美酒歡迎周王的士兵。因為周王的軍隊是救民逃脫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只殺那些欺壓百姓的殘暴君主?!渡袝ぬ摹飞险f:‘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武力,占領(lǐng)他們的國土,抓住那些殘暴的統(tǒng)治者加以殺戮,這是比商湯的征伐更光榮的事?!?
“宋國是還沒有施行稱王于天下的仁政罷了;若是真施仁政,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伸長了脖子在盼著,想拜宋國君主為大王。齊、楚雖然是相鄰大國,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孟子對宋國大臣戴不勝說:“你想讓你們大王達到多行善事的境地嗎?我明明白白地回答你。假如有一位楚國的大臣在這里,他想讓他的兒子懂得齊國方言,那么是請齊國人教育他呢?還是請楚國人教他?”
戴不勝說:“當然是請一個齊國人當老師?!?
孟子說:“若是只有一個齊國人教他,卻有好多楚國人紛紛嚷嚷地整天圍在身邊說著楚國方言,即使你天天用鞭子抽打著他說齊國話,也是辦不到的。若是領(lǐng)他到一個齊國的山間村莊里安頓下來呆上幾年,就是天天抽著讓他講楚國方言,也是同樣辦不到。你所說的薛居州,倒實在是一個誠實善良的人,因此安排他與宋王一起居祝若是跟宋王同住的老少上下全是薛居州一樣的好人,王能跟誰干壞事呢?反過來,要是上下左右全是與薛居州完全不一樣的人,宋王可以跟誰一起干好事呢?所以,單憑一個薛居州,又能對宋王有多大影響力?”
公孫丑問:“不接見諸侯也有什么道理嗎?”
孟子回答:“古代不當臣子就不接見君主。段干木聽說魏文侯來訪,趕快爬墻逃跑來躲避;泄柳對待來訪的魯繆公,采取了閉門不見的方式。這兩個人就有些太過分了。從道理上講,若是諸侯國君堅決要求相見的話,接見一下還是無妨的。過去魯國大臣陽貨想見孔子又苦于沒有合適的禮制,就想起了禮儀制度的一項規(guī)定:即大夫要是對士人有所賞賜,而士人當時沒有在家親自接受的話,過后應(yīng)該到大夫家里拜謝。因此,陽貨探聽到孔子不在家的日子,贈送給孔子一只蒸熟的小豬;同樣,孔子也挑了一個陽貨不在家的日子前去拜謝。在那個時候,如果陽貨虔誠地前去拜訪孔子的話,孔子又怎會不接見呢?(可惜陽貨先利用禮制玩了一個花招,孔子也只能用同樣的花招對付他)。
“曾子說:‘強迫自己縮著肩膀媚笑,比夏天在地里干活還難受?!勇氛f:‘跟沒有共同語言的人談話,看著他們羞澀臉紅的樣子,我實在是不理解他們?!瘡倪@件事上看,一個賢德之人的修養(yǎng)達到什么程度就一目了然了?!?
宋國大臣戴盈之說:“征取十分之一的地稅,免掉關(guān)卡和集市的稅利,現(xiàn)在還難以做到。我們現(xiàn)在先逐漸減輕稅收,等到明年再完全執(zhí)行。怎么樣?”
孟子說:“現(xiàn)在有這么一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養(yǎng)的雞,有人告訴他:‘這不是好人干的事?!牶笳f:‘那我就少偷點,改成每個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我再徹底不偷?!瘻p輕稅收之舉與這個人的少偷雞又有什么區(qū)別。對一件事情,如果知道了它是不合道義的,就應(yīng)馬上停下來,又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公都子說:“別人都說先生喜歡辯論,請問是什么原因?”
孟子回答:“我哪里是喜歡辯論喲!我是迫不得已埃人類出現(xiàn)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總是一段時間安寧,一段時間戰(zhàn)亂。在堯帝統(tǒng)治時期,大水橫沖直撞到處泛濫,鱷魚、水蛇等爬蟲依靠水勢盤居,百姓沒有了住處,平地上的人只好像鳥一樣在樹上安身、山坡上的人就挖窯洞為家。
《書》上說:‘洚水警告我們?!褪呛樗囊馑?。天子派大禹治水,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到海里,把盤居的爬蟲趕到長滿雜草的沼澤里;這時大水順著河道在土地中間流過,就是今天的長江、淮河、黃河、漢水。惡劣的環(huán)境脫離了,為害人群的飛禽走獸消失了,人才又得以在平地上安居下來。
“堯、舜等圣賢君主去世之后,他們施行的良好道德也隨之衰微,殘暴君主一個接一個地出現(xiàn),他們毀壞房舍開挖成池塘,百姓就沒了住處;霸占耕地改建成園林獵場,百姓沒有了賴以生產(chǎn)糧食的土地。這時邪惡的理論學說及殘暴的行為再次興盛,獵嘗池塘、沼澤多了,飛禽走獸也隨之聚集。到了紂王統(tǒng)治時,天下又混亂起來。周公輔佐武王誅滅紂王,討伐奄國經(jīng)三年苦戰(zhàn)才取得勝利,驅(qū)趕飛廉到海邊才將之殺死,再占領(lǐng)其他小國共五十個,把虎、豹、犀、象等野獸趕到邊遠地區(qū),天下人民都極為高興?!稌飞险f:‘偉大??!文王的計謀;光榮??!武王的功勛。教誨,保佑我們這些后人,都能正確而不犯錯誤?!?/p>
“周朝國力衰微之后,良好的風尚隨之消亡,邪惡理論及殘暴行為又一次盛行,有大臣犯上作亂弒其君主的,有兒子犯上殺其父親的。面對這種情況,孔子很擔憂,因此著《春秋》一書。編著《春秋》,本來是天子的事情,孔子不得已而做了,因此曾說:‘理解我的人是因為我寫了這部《春秋》,責難我的人也是因為這部《春秋》??!’
“當今這種形勢,圣明君主沒有出現(xiàn)。各諸侯國君都是放縱不羈,沒有職務(wù)的讀書人也是胡說八道,楊朱、墨翟創(chuàng)建的理論占據(jù)各學說的主導(dǎo)地位。人們的思想不是傾向于楊朱學說,就是傾向于墨子學說。楊氏理論的根本是為我,人人都只想著為自己了,心中便沒了君主概念;墨子學說的根本是兼愛,而不加區(qū)別地一概愛護,也就沒有了父母這一概念。一個人要是沒有君主、父母的觀念,就成禽獸了。公明儀說:‘廚房里有肥肉,馬棚里有壯馬,而百姓面黃肌瘦,城外有餓死者的尸體,這就是統(tǒng)治者帶領(lǐng)野獸吃人?。菞钪?、墨子的理論不消除,孔子創(chuàng)建的仁義理論不發(fā)揚光大,等于是邪惡理論蒙蔽百姓,仁義觀念被堵塞難以發(fā)展。仁義道德發(fā)揚不了,結(jié)果自然就是放縱野獸吃人,甚至是人們也會自我殘殺起來。我為目前這種狀況擔憂,所以堅決遵循古代圣人的道義,來抗拒楊朱、墨子等邪惡理論,批駁其錯誤言論,使邪說無法推廣。否則,邪惡觀念發(fā)自內(nèi)心,就會危害人們的行為;指導(dǎo)人們行為的話,就會危害執(zhí)行政務(wù)管理。即使圣人再次降臨,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
“過去大禹治服洪水,天下才有太平;周公兼并四方各族,驅(qū)除兇猛野獸,百姓才有了安寧;孔子著成《春秋》一書,那些犯上作亂、為害人民的壞人就感到恐懼。
《詩經(jīng)·魯頌·泮水》上說:‘攻打戎狄,懲處荊舒,就無人敢不遵從我的命令?!瘺]有忠君、孝父思想的邊遠地區(qū)之人,是周公討伐打擊的人。我現(xiàn)在也想端正人們的思想觀念,平息各種邪惡理論,抗拒錯誤的行為,批駁放縱的言論,就是想繼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豐功偉業(yè)??!我又那里是喜歡辯論,實在是迫不得已的?。∧芡ㄟ^辯論來抗拒楊朱、墨子學說的流行,是圣人弟子的應(yīng)盡義務(wù)啊!
匡章說:“陳仲子,算得上是個真正的廉潔之人了吧!他住在於陵這個地方,有一次三天沒有飯吃,耳朵聽不到聲音,眼睛也餓得看不清東西了;這時發(fā)現(xiàn)井邊上有一個李子,還被蠐螬吃了一大半,陳仲子堅持著爬過去,拿起來就往嘴里吃;咽下了三口,耳朵才能聽得見聲,眼睛也開始看得見東西?!?
孟子說:“在齊國的士人里,我確是覺得陳仲子是獨一無二的。盡管如此,他仍不能算是廉潔之人。以陳仲子的全部操行品德,至多可以排在蚯蚓的后面。你看蚯蚓,爬到上面吞吃一些泥土和爛草根,鉆到底下喝點土里的積水,這才是真正的清廉呢!從來不依靠別人。倒是陳仲子,他住的房子,是伯夷那樣的好人蓋得呢,還是盜跖那樣的壞人蓋的呢?他吃的糧食,是伯夷那樣的好人種出來的?還是盜跖那樣的壞人種的呢?這些都不清楚??!”
匡章說:“這有什么關(guān)系?他自己編草鞋,妻子紡麻線,房子和糧食都是換來的呀1
孟子說:“陳仲子,也是齊國的世代貴族出身呀。他的哥哥陳戴,僅在蓋地一年的收入就有萬鐘糧食。陳仲子認為哥哥的俸祿是不義之財就堅決不吃,認為哥哥的房子是不義之室就堅決不住,他避開哥哥,告別母親,獨自住在於陵那個地方。有一次他回家,見有人送給哥哥一只活鵝,就皺著眉頭縮著鼻子說:‘為什么送來這么一只嘎嘎叫的怪物呢!’過了幾天,母親殺了鵝,送了點肉給他吃。隨后,哥哥從門外進來,說:‘你剛吃的就是嘎嘎叫的怪物肉呀!’陳仲子馬上跑出去哇哇地吐了。他母親做的飯就不吃,妻子做的就吃;哥哥的房子就不住,於陵的屋子就住下。這樣的人還能算是個人嗎?像陳仲子一樣不近人情的蠢貨,還是排到蚯蚓后面去修煉其操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