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第一個告別曙光,又第一個迎來晚霞的宇宙“使者”就是金星。古人稱它“太白星”。 金星是在太陽系中,除太陽和月亮外,天空中最亮的一顆星。金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它的半徑比地球小3公里,質量是地球的4/5,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225天,距離地球4184.18萬公里。它的平均密度與地球接近,其表面溫度高達500攝氏度,氣壓約100個大氣壓。
金星一直被科學家們認為是一顆毫無生存希望的星球。因為在如此高溫高壓條件下,人們幻想中的“金星人”己不復存在。由于酸雨構成的稠密云層籠罩著整個金星表面,所以人們很少能透過金星的“面紗”看清其真面目.
為了探明金星上的真實情況,前蘇聯(lián)曾向金星發(fā)射了“金星一13”號和“金星一14"號行星探測器。日本科學家根據(jù)這兩個金星探測器在金星表面著陸后拍回的照片分析認為,太陽系中這顆最熾熱的星球,大約在40多億年前曾經(jīng)有過海。研究人員從照片上發(fā)現(xiàn),在遠離探測器的著陸地區(qū),是一片廣闊的熔巖,這些熔巖分布在較薄的板狀地形上,這里的熔巖是一種黏性很小的松散巖石,呈現(xiàn)了一個聳立的山崖地形。這一奇特的地形特征是金星上曾經(jīng)有海的佐證,因為即使是松散的熔巖,只要是從海水中噴出,就會立刻被海水冷卻而不再擴散開來,這樣不斷堆積起來便形成竹立的山崖。
根據(jù)金星目前的溫度,海洋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40多億年前,在金星剛剛誕生,太陽的活動還不像今天這樣活躍的情況下,海洋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另一個佐證是,金星大氣中重氫的濃度比地球高100倍。這一點證明,這里曾有過大量的水,后來因蒸發(fā)分解,重氫才’滯留在大氣中。倘若金星上曾經(jīng)有過海,那么也一定會有生命存在.因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從海洋中誕生的。
然而,科學家們從探測器發(fā)回的金星表面的一組照片中,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上面有20000個古城遺跡.這一意外的發(fā)現(xiàn)使科學家們大為震驚,因為高達500攝氏度的高溫.連生命都不會存在,怎么能有城市呢?
鼓初,科學家們以為那些城市可能是大氣干擾造成的幻影,或是探測器出了毛病??墒?,科學家們借助電腦進行詳細核查和分析后確認,照片上的確是一些古城遺跡,是由一個絕跡己久的金星上的文明生物留下來的。照片上顯示出的這些城市都呈坍塌狀態(tài),‘白們似乎歷史悠久。迄今為止,還尚未發(fā)現(xiàn)金星上有任何生命的跡象。
科學家們憑借手中掌握的有關金星的人量資料認為,金星最初跟地球一樣,也有海洋和陸地。氣溫也不像今天這么高,氣候很適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金星曾有過生物.他們比我們今天的地球人類先進幾百年,可是后來,由于大自然的變遷,太陽也變得越來越熱,金星表面的溫度驟然高達500攝氏度,在特定的宇宙演化條件下,金星表面趨向高溫高壓,海水完全蒸發(fā),海洋干洞,可怕的酸雨“統(tǒng)治”了金星的大氣,因而走上與地球截然不同的另一條演化道路。金星上的生靈便被這無情的自然法則所摧毀,從而留下這片古城遺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