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教學觀念行為的改進:過去只關注自己教的內容、方法,站在怎么教的角度思考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yè)布置,完全是以教定學;現(xiàn)在開始關注學的內容、方法,考慮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學習活動,學習任務,學習評價,而且在教學設計時對標課標,以學生的視角考慮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活動的開展,同時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的設計,初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以學定教”的教學生學的思路。
2、校本教研的改進:過去的校本教研基本是學校工作的“二傳手”,小規(guī)模的學校幾乎沒有教研的人員、氛圍;沒有主題、內容空泛、指向不夠明確、研討只是一種說法而已;現(xiàn)在明確研討主題,每月有目標任務,每周要形成策略方法,指向明確具體,“課中問,問中學,學中改”成為研討的主要內容。
3、校本課堂教學的改進:過去備課缺乏教師對文本、課標的理解,更不能結合班級學生學情實際設計教案。教案實用有效和原創(chuàng)的東西缺乏追求。教案檢查缺乏真正以提高課堂質量為目的評價標準。學生作業(yè)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一是針對不同學生缺少分層次精選布置,一味不加篩選籠統(tǒng)要求;二是作業(yè)布置量大,各學科不能有效統(tǒng)籌,學生課外時間幾乎被機械重復無效的家庭作業(yè)充斥。長期如此,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繼而厭學惡師。大量機械重復無效的作業(yè),讓相當學生逐漸厭惡學習,討厭學校,憎恨老師。
課堂低效體現(xiàn)為,課堂教學目標不準或不夠明確,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把握不到位;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規(guī)范性;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得少;教師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指導性不強;小組學習形式大于實效。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方法雖然提出,但日常的課堂教學沒有真正落實課堂結構的變化,創(chuàng)新的課堂結構僅僅是一種口號而已。課堂的低效導致教師采取延長學習時間和大量的書面作業(yè)來提高成績,必然造成學生花費大量時間應付完成沒有精準問題的無效作業(yè),長此以往,學習的興趣在減退,應付的結果便是好的書寫、規(guī)范、認真的學習習慣不會養(yǎng)成,反而各種壞習慣日漸突出。
現(xiàn)在學習的起點——預習性任務,學習的難點——針對性教學,學習的落點——跟進性練習。
預習性任務,即預習檢測,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與新知識學習有關的舊知識的復習檢測題目的設計,為新知識學習掃清障礙。二是對新知識的問題化、層次化、思維化、品質化的梯度問題設計。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以問題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并且問題要有層次有梯度,觸及知識的本質,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內化為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八幕眴栴}是促進學生深度思考的一種方式,把學生的學習由淺表層次引向深入,并形成能力的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針對性教學,即解疑質疑:通過預習檢測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實問題,組內、組間“先兵教兵,兵強兵”,教師再引導質疑,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學會學透重難點和問題點,并掌握方法。
跟進性練習,即檢測反饋:圍繞課時目標,篩選或命制層次性問題,認真書寫,規(guī)范格式。當堂檢測:教師或學生組內批改、訂正。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左右。書面作業(yè):圍繞目標和不同學生的問題點,篩選或命制層次性問題,并限時完成。跟蹤落實:知識清單日清過關,基礎知識周查過關,綜合知識月結反饋。
課前的教學設計逐漸對準課標,摸準學情,然后用學生通俗易懂的詞語表述為課時的學習目標。衡量學習目標的標準是:明確、具體、易做、可測,簡單講就是課堂上讓學生通過什么方式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學習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核心,目標確定不好或偏離課標,脫離學情,整個課堂一定是低效或無效的。而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指向某一個目標。問題的設計,作業(yè)的篩選都要圍繞目標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點。
4.區(qū)域(試點學校)的改進:以教師“觀—說—研—聽—評”為研修內容,夯實教研,總結提煉好的策略和方法。觀即觀課:教研會上教師集體觀看國培資源網絡提供推薦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學習借鑒教學策略;說即說課:教研會上教師說觀課收獲;互說自己所備課的目標如何確定,復習檢測題目如何設計,怎樣設計“四化”問題,如何檢測反饋;研即研討:一名教師說課,其他教師補充探討,交流“假如自己備這節(jié)課”如何設計,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以供說課教師學習借鑒;聽即聽課:聽課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是否恰當,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指向目標,學生是否真學,課堂效果如何。評即評課:教師聽課后,采取“211”的評課方式相互學習,每名聽課教師講兩條優(yōu)點,提一個問題,談一條建議,并且后講者不能重復前講者的內容。評課時一定敢于講真話,多請教自己聽課中的疑惑,學優(yōu)點,指問題,提建議。只有以學習研討的心態(tài)聽評課,抓住唯一的這次機會,不斷肯定成績,研討問題,碰撞思維,分享智慧。我想長此以往定會增長智慧,積累經驗,收獲成長的。
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學習目標更明確了,學習活動參與學生人數(shù)多了,小組合作學習逐漸有效,課堂流程朝向“預習性任務、針對性教學、跟進性練習”的方向努力,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逐漸在課堂實踐、落地,差異性教學促進各層次學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5.縣域(教育聯(lián)盟)的改進:課堂教學:第一階段備上評教學規(guī)范技能的學習、掌握;以學定教教學設計模板的研究、探討、試行,以學定教的示范課引領;校本教研:以學定教校本研討培訓會的開展,學習、交流、探討、嘗試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逐漸在教師中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