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感那還不是說有就有的!
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但我還是決定從最基礎的講起,因為現(xiàn)在很多人基礎都不扎實,一些對于美術生是很基礎的知識點,對其他人來說可能并不太熟悉。想讓物體有立體感那么就要先從結構、空間透視說起。
首先,要想讓一個物體有立體感,那么你要去了解它的結構,所以也就有了結構素描這個東西。
這是一幅結構素描,結構素描的意義就是讓你了解物體的的結構,而不僅僅是你看見的正面,還有你看不見的后面,都要用物體的結構線表現(xiàn)出來。這其中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簡單,想要畫好這種畫,你要掌握透視的基本規(guī)律,請問一問你自己,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你都學明白了嗎?
就比如你想要一個正方形有立體感,那么你就給他加上透視。
如果你可以畫出一副很好的結構素描,那么說明你對這些物體的結構已經足夠掌握。一旦了解了物體的結構,那么你就掌握了在繪畫里擁有立體感的第一秘訣!
而讓物體有立體感的第二秘訣就是:根據(jù)光影,找到物體的明暗交界線,并通過色彩或者黑白使其達到型轉色變的效果。無論是人體,還是靜物,亦或是石膏體,這個原理都通用。
而什么叫做型轉色變呢,讓我們拿石膏球舉例。
顏色隨著物體的走向而變化就叫型轉色變,這個石膏球的明暗交界線,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點。
素描中還有一個知識點叫三大面,五大調子,也就是亮、灰、暗。高光、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線、反光。將這些都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不怕你的畫面沒有立體感。當然,這條理論不局限于素描,色彩等也都適用。
而讓一個物體擁有有靈魂的,就是光影。光影里比較重要的就是光源和影子。光源,決定了物體上影子的形狀和走向,而影子則是除了五大面以外非常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