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影中常常會遇到兩大難題:大光比場景拍攝和超焦距大景深。第一個問題大光比場景拍攝一般采用相機的動態(tài)D-Linghting或者HDR(高動態(tài)范圍)拍攝,或者存儲RAW格式后期調整;第二個問題一般設置小光圈獲得較大景深。上面采取的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如第二個問題,景深再大總有不清晰的部分。作者在本文中介紹另外一個拍攝技巧,一次性同時搞定大光比和大景深,而且效果還好。
圖1 清晨九寨溝(原圖)
對于大光比場景拍攝,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亮部非常明亮、暗部非常陰暗。例如作者去九寨溝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清晨日出的天空非常明亮、山林有日照的地方中等亮度、沒有日光照射的地方就顯得非常陰暗。但是早晨天空的藍天白云非常漂亮,九寨溝的彩林也很美(圖1),想要同時滿足曝光要求幾乎無法實現(xiàn),當時依據(jù)中等亮度的地方曝光天空有略微過曝,暗部還是很黑,這樣只要存儲了RAW文件,后期處理后還是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只是暗部畫質會比較差。
圖2 近景襯托風景照
在拍攝近景襯托的風景照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焦近景、遠景會很模糊;對焦遠景、近景有很模糊。一般會設置小光圈對焦中景,以獲得較大的景深,但是如果你放大去看,景深之外的近景和遠景還是比較模糊的。
圖3
基于這兩大問題,作者探索一種比較獨特的拍攝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同一場景多張拍攝,然后通過PS堆棧合成。這種方法不是作者的什么發(fā)明,其實相機HDR模式就是堆棧合成法。作者只是通過實拍驗證堆棧合成法,是否可以比較好的同時搞定大光比和大景深場景拍攝。
圖4
我們來看實例。如圖3所示石林,拍攝時分別以最近點、次近點、中遠點、遠點對焦和曝光拍攝四張圖片,然后在PS中堆棧合成成圖4。這樣畫面中的無論遠近任何元素基本上都是清晰的、曝光也基本上準確,細節(jié)層次都得到很好的展現(xiàn)。在拍攝這個場景時如果以遠處亮部為基準曝光,近部石林就欠曝顯得很黑(圖3中的4);如果以近處石林為基準曝光,遠處樹林就過曝(圖3中2)。分別以四個層次對焦和曝光然后合成的圖片(圖4),不但所有元素曝光都基本準確,更重要的是所有元素都清晰,獲得超焦距大景深效果。這樣在拍攝要求遠近都清晰、還是大光比場景風景照時就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圖5
拍攝方法:用三腳架固定相機、使用快門線或者遙控器拍攝。根據(jù)情況可以拍攝2-6張照片然后在PS中堆棧合成,下面說說在PS中的堆棧合成方法。在PS中點“文件”菜單,然后點“腳本”、再點“將文件載入堆?!?,會彈出一個載入圖層對話框。對話框中有一個“瀏覽”按鈕、點擊該按鈕,鏈接到你需要合成的圖片位置。然后按住Shift,一次選中需要合成的幾張圖片(如圖6)。
圖6
這時對話框下面的“嘗試自動對齊源圖像”呈活躍狀態(tài),在前面的小方框中勾選。然后點擊對話框右上角的“確定”按鈕,這時需要合成的圖片會以圖層的形式載入PS中(如圖7)。
圖7
然后按住Shift選中全部圖片圖層(如圖8),再在“編輯”菜單中點“自動混合圖層”會彈出一個“自動混合圖層”對話框(如圖9)。
圖8
在對話框中先選“堆疊圖像”,再勾選“無縫色調和色彩”,最后點“確定”。隨即軟件會自動合成圖片,如果軟件自動對齊源圖像時邊緣有不齊整的現(xiàn)象,就用裁切工具切整齊,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圖9
總結。采用拍攝多張圖片進行堆棧合成的方法,基本上能夠一次性同時滿足大光比場景和超焦距大景深要求,在拍攝要求全局都有較好的細節(jié)表現(xiàn)、都有較好的清晰度照片時可以嘗試用一下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