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錮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將他釋放。”
在雕塑、繪畫、建筑、詩歌等眾多藝術(shù)門類中取得輝煌成就,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只有米開朗基羅一人。作品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代表了文藝復(fù)興時期偉大的人文精神。美是一種呼吸,雕刻人性的狂喜與劇痛。米開朗基羅從石頭中解放了人體,把自己獻祭給雕刻。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羅倫薩,1564年2月18日去世。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文藝復(fù)興時期雕塑藝術(shù)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并稱為美術(shù)三杰。
《阿波羅》
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于公元1501-1504年,現(xiàn)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院。
《米涅瓦的基督》
西斯庭小教堂的天頂畫
《創(chuàng)世紀》
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人們看到了世界美術(shù)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創(chuàng)世紀》。這幅畫分為三組,共九個場景。《創(chuàng)世紀》的問世,使當世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成為與達·芬奇并峙的最偉大的畫家。
在這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 米開朗基羅獨自一人完成全部天頂畫,時間長達4年5個月.除了配制顏料的助手,沒有第二個人上去幫助他。為了完成天頂畫,他天天仰臥在高高的臺架上。在工程完工之后的幾個月內(nèi),米開朗基羅的眼睛不能平視,連看一封信也必須拿起仰視。米開朗基羅正是用這種生命的代價完成了天頂畫,留給后人的是不朽的宏偉、莊嚴。
《創(chuàng)世紀》取材于《舊約全書·創(chuàng)始紀》,整幅作品511平方米,共繪了343個人物,其中有100多個比真人大兩倍的巨人形象。
米開朗基羅應(yīng)教皇克萊門七世之約,在西斯廷教堂祭壇正面墻上繪制了撼人心魄的巨幅壁畫《最后的審判》。一人頑強地工作近6年,在220平方米的畫面上繪出約四百個人物。在畫中央,基督正氣凜然,即將發(fā)出最后的判決。
米開朗基羅還把一位教皇畫到將被判罪去接受地獄煎熬的一群人中?;阶竽_下一個圣徒右手持刀,左手提著一張人皮,而這張人皮的面孔正是畫家本人的臉,其表情痛苦、憤怒,表現(xiàn)米開朗基羅經(jīng)歷著精神與信仰的折磨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
最后的審判
《最后的審判》完成后,整個羅馬城沸騰。人民瞻仰它,視若神臨摹品明,尤其是壁畫中央的那個耶穌,簡直是意大利人民英雄形象。他有神的威力,他可以呼風喚雨,能夠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件優(yōu)秀的作品,對于一位藝術(shù)家來說是其一生無上的榮耀。而在雕塑、繪畫、建筑、詩歌等眾多藝術(shù)門類中能夠取得這樣輝煌成就的,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可以說只有一個人—米開朗基羅。
尤利烏斯二世陵墓的設(shè)計(第一版) 米開朗基羅
尤利烏斯二世陵墓的設(shè)計(第二版) 米開朗基羅
寓言人物 米開朗基羅
最后的審判草圖 米開朗基羅
坐著照鏡子的女子草圖 米開朗基羅
最后的審判草圖 米開朗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