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貓》
文/林之眉
我從小就懼怕貓,這和我的屬相無關(guān)。
最早對貓的印象就是小時候去姥姥家,那只貓比我更像主人。
我很少去姥姥家,因為距離遠,母親只有偶爾的幾天假帶上我,要騎車很遠,上坡下坡十幾里的土路,很顛簸,很辛苦。一次回去應(yīng)該是三歲多,好像沒有妹妹,家人都出門了,姥姥煮著飯叮囑我鍋開了把蓋子掀開,遭遇那只黃條花紋的貓,它始終警戒的望著我,似乎并無惡意,但眉目中有著些許敵意,想象著它的利爪撓到我的感覺,頓時毛骨悚然。我遠遠地看著它,它也悄悄注視著我,鍋里咕嘟咕嘟快要開了,它卻離鍋越來越近,它也許是因為好奇吧,我感覺它隨時會一躍而起,撲到我身上,想到這里鍋也不看了,立刻跑出院子找姥姥回來。索性家人沒有走遠,安然無恙。
再見了幾次那只貓似乎沒有太多印象,只是偶爾看它的眼睛隨著光線明暗漸漸變化,再后來好像是什么原因死了,表姐哭的很傷心,我卻悄悄松了口氣。
奶奶知道我膽小,一群小雞圍著都害怕,所以很少養(yǎng)貓狗之類的動物。再后來我慢慢長大,十來歲時暑假回家,看奶奶院子里拴著一只小臟貓,大概兩三個月的樣子,奶奶說是它自己跑來的,好像餓壞了,就收留了它。奶奶給它洗澡、喂食,我還是不敢碰。
再一個假期回去,它已經(jīng)長成大貓了,發(fā)霉的秸稈的顏色,儼然一副主人的身份,淡定睡覺、吃飯,知道我不是外人,偶爾也會爬上我的腿睡一會,這讓我很無奈,不敢抱它,又不忍心打擾它,就這樣靜靜看它自顧打著呼嚕。有一天奶奶找不到它了,我們一起喊了它很久,直到傍晚發(fā)現(xiàn)它在麥秸堆里臥著,很愜意的樣子,和這堆柴的顏色很相近,虛驚一場。以后再躲到哪里我不會再找它了。
都說狗仗人勢,一天隔著幾家住的叔叔家的狼狗來了,奶奶說它來了每次給它吃的,然后前半夜它在叔叔家看家,后半夜會到奶奶家,多么仁義的狗??!貓才不管這些,一次貓看見那只狗來到院子,豎起耳朵和全身的貓,舉起尾巴,弓起身子,追著狗滿院子轉(zhuǎn)圈,這只狗該是讓著它吧,逗得全家人都在笑。
又一個假期,回去看那只貓一直臥著,肚子鼓鼓的,很沒精神,奶奶說它三、四天沒吃東西,怕是要死了。我情急之下在爺爺?shù)乃幭淅镎页鲋c大霉素針劑,敲碎了給它灌進去,第二天奇跡般開始吃東西了,肚子也不那么漲鼓了,奶奶說我救了它一命??此畋膩y跳的樣子,心里也釋然了。再回去也不記得貓是跑了還是怎樣?便沒有問了,想來我是不愛貓的。
再有就是十幾年前,單位附近的餐館和超市讓我們成了老鼠的狂歡地,它們在附近吃飽喝足然后在辦公桌上,電腦屏上到處是它們的足跡和糞便,所有的捕鼠工具都用過了,只是警示幾天,仍舊絡(luò)繹不絕,最后抱來一只黃色條紋的貓,拴在屋里怕觸動報警器,從此老鼠都繞道而行了。單位的員工們給貓起名叫旺財,大家把它當成一員,保安和保潔幫忙給貓洗澡、喂食,有員工非常愛貓的,她抓貓的動作非常嫻熟,貓也很順從的樣子,我還是不敢碰它。一次廳里的一對小情侶把貓抱走了,我們翻看錄像又要了回來,可見大家都這只貓還是很有感情的。
但是也許是宿命吧,這只貓最后還是自己跑丟了,再也沒有回來。
再后來朋友給了一只黑白花半長毛的滿月小貓,很可愛的樣子,女兒沒見過貓,于是帶回家讓她看看,洗過澡女兒就抱著它睡覺,柔軟而溫順,但是家里的吉娃娃可不高興了,看貓在窩里睡覺,它也要躺在貓咪身上,喂小貓牛奶、面包,這些狗從不過問的東西,狗狗都要搶著吃,但剛滿月的小貓的可愛與淡定就讓我領(lǐng)教了,該吃吃,該睡睡。
想來我對貓的印象不深,的確是不夠愛,看了村上春樹的文章,那種人貓合體的感覺是永遠不會有了。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