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大們,我是九尾貓阿貍,簡稱九貍。喜歡到處搜集有關(guān)于萌寵和動物們的奇葩趣聞,搞笑故事,甚至是靈異事件!如果你們喜歡這個調(diào)調(diào)呢,就趕緊關(guān)注我,跟緊我的節(jié)奏喲~
貓科動物一般都會自己帶娃,從出生開始就一把屎一把尿的看護孩子,然后親身示范教給它們捕獵的本領(lǐng),直到它們有能力自己在野外生存了,才會離開父母。
其實看大貓們帶孩子很有意思的,哪怕是老虎獅子豹子之類的猛獸,疼愛孩子的姿勢基本都是一樣的。
尤其是大貓們叼著娃后脖領(lǐng)走路的樣子,跟你家養(yǎng)的貓主子也沒什么不同,任何鏟屎官看見了估計都會感嘆一句,天下大貓是一家!
下面這一組動物園里白虎媽媽帶孩子的場景,就讓人覺得又溫馨又搞笑,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
白老虎并不是一個生物學(xué)意義上的品種,它其實是孟加拉虎基因突變、白化變異的結(jié)果。
世界上很多動物都存在白化的情況,人類也有天生白化病,外貌上會毛發(fā)雪白成為族群里很特殊的一種存在。這個以后有機會咱們再好好練聊。
白虎媽媽叼著小白虎幼崽出場后,始終一臉嚴肅警惕的環(huán)顧四周,這是貓科動物長期以來積累出來的育兒經(jīng)驗。
哺乳動物在幼年時期,是各種其他食肉飛禽猛獸的主要捕獵對象,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食肉類貓科動物而言,更是深諳其道,在生養(yǎng)期間對自己的幼崽往往寸步不離,就算是轉(zhuǎn)移地方、喝水、出行返回,都會叼著幼崽一起行動。
貓科動物甚至是其他哺乳動物,脖子后面都有一塊“死肉”,只要夾住這個位置,貓咪們就會馬上安靜下來不動,這其實是一種遺傳反應(yīng)。幼崽被叼住'穴位'之后,會起到鎮(zhèn)靜效果,也會有一種“媽媽要帶我回家了”的心理暗示。
但面對這劈頭蓋臉而來的母愛,小白虎似乎并不很情愿,但也四肢僵住一般動彈不得,只好擺出一副臭臉來沉默抗議!
小白虎:被同學(xué)看見怎么辦啊,我不要面子的??!
小白老虎你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其實吧,你的諸位同學(xué)們,跟你也差不多的……
獰貓媽媽,由于個頭較小,小獰貓同學(xué)幾乎每次被帶出門都是拖在地上摩擦前進的。
黑豹媽媽,有時候會因為小黑豹同學(xué)太黑分不清頭尾,叼反了出門也是常有的。
老虎媽媽,你家虎仔還好吧……感覺……還可以搶救一下……
獅子媽媽,好貼心,帶小獅子出門時還時不時拖著它的屁股,一定是個小公舉吧……
還是獅子媽媽,帶兒子出門時就沒那么講究了……
還是獅子媽媽,你是不是叼錯地方了,小獅子同學(xué)表示你這樣容易失去寶寶的……
雖然姿勢狼狽,但這都是當媽的一片愛子之心啊,試問誰家的小貓沒被叼過后脖領(lǐng)呢……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趁著還能賴在媽媽身邊當寶寶,好好享受這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