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人體的五臟都有相應的穴位,通過按摩穴位能達到養(yǎng)生護五臟的目的。具體什么穴位對應哪個五臟呢?下面小編教你按對穴位巧養(yǎng)生,一起來看看吧。
一、穴位:脾經(jīng)(脾土)位置:拇指橈側(cè)面?!?/p>
人體的五臟都有相應的穴位,通過按摩穴位能達到養(yǎng)生護五臟的目的。具體什么穴位對應哪個五臟呢?下面小編教你按對穴位巧養(yǎng)生,一起來看看吧。
一、穴位:脾經(jīng)(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cè)面。
操作:
①補脾經(jīng):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兒拇指橈側(cè)緣向掌根直推,見中圖。
②清脾經(jīng):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
約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二、穴位:肺經(jīng)(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jīng):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jīng):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fā)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三、穴位:腎經(jīng)(腎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補腎經(jīng):在小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腎經(jīng):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澀不利,遺尿,尿頻等。
四、穴位:肝經(jīng)(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肝經(jīng):在小兒食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肝經(jīng):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見右圖,清100~300次。
主治:驚風抽搐、目赤,傷風感冒,脾虛泄瀉,肝炎等
五、穴位:心經(jīng)(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補心經(jīng):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心經(jīng):指尖向指根直推,見右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治療便秘的穴位與指壓法
先臥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間向左右二指幅處強壓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處能刺激大腸,使大腸機能活潑,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壓時先深吸一口氣,一面強壓一面吐氣,6秒鐘后將離開,恢復自然呼吸,如此重復5-10次(請人代勞時,采用同樣的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