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件造形、紋飾、雕工俱佳的宋玉杰作,尤其是沁色之美秀色可餐。
名稱:宋代和田青玉高浮雕螭龍耳卣
尺寸:高160×直徑170×115mm 重量:903g(比重3)
這件宋玉是青銅器卣的造形,端莊沉穩(wěn),比例協(xié)調(diào),透著一股青銅器的雄渾氣勢不言自威,雙螭龍耳和螭龍鈕采用高浮雕,邊角采用銳利直角,充分表現(xiàn)出力度感。卣的腹部和蓋子上體和紋飾上減地技法淺浮雕西周青銅器常見的勾云紋,古色古香。掏膛精細到位,內(nèi)部折角處都是直角,薄壁,可想耗費的工時不得不令人贊嘆。
宋代,是中華民族常常津津樂道的一個朝代,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自己是以軍權獲得的政權,因此他深諳軍人干政的風險之重大,所以立下了文人治國的國策。這個機緣使得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文人日子最好過的絕無僅有的時代。因為文人主政,因此文人喜好的理學和金石學盛行,以至于復古主義得以形成,使宋代字畫、宋瓷、宋玉等藝術品都創(chuàng)下了歷史輝煌。宋代的藝術成就某種意義上講是在文人的努力下,全面汲取了青銅器時代(商、周、戰(zhàn)漢)的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以及盛唐時期國際間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文化要素的結果。
宋代玉器從形制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生活配飾用品,和宋畫風格相互可以印證,題材多為花鳥魚蟲或風花雪月等。這類的器形比較小、小家碧玉的裝飾品或小擺件,生活氣息濃、玩賞性強。如:
二是嚴肅的復古作品,或用于官方的祭祀用器或是顯貴文人的藝術品。這類的器形比較大、造形高雅、制作考究,是宋玉中的重器。
按照過去的習慣把古玉分為周玉(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漢玉(東漢西漢)和宋玉,其中,周玉和漢玉屬于青銅器時代,造形、紋飾、琢刻技法的特征比較明顯,斷代依據(jù)比較多。
“宋玉”的斷代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在琢刻技法上唐、宋、元、明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更重要的是從器形、紋飾、藝術風格上探討斷代。特征上講:唐宋玉器玉質(zhì)細密溫潤油性好的上等白玉較多,宋代的黃玉和青白玉的使用比例也不小。雖然唐宋元玉器用的也是砣子工,但是琢磨得精細,因此不像青銅器時代玉器刀痕那么清晰。并且,宋玉受繪畫的啟發(fā)開始了玉器“做巧”,即利用原石的造形或顏色變化巧色巧雕,這在青銅器時代玉器中是沒有的,可能那時原料豐富,挑選余地大的緣故吧。
(部分圖片源于網(wǎng)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