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脞談之二 |
史達(dá)祖詠燕 |
|
燕子是一種常見的飛鳥,外形好看,飛行的姿態(tài)特別輕盈優(yōu)美,所以多被取用為人名,進(jìn)入詩詞的頻率也相當(dāng)高?!把嘌嘤陲w,差池其羽”(《詩經(jīng)·邶風(fēng)·燕燕》),“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都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拿洹?
燕子喜歡雙飛,又喜歡低飛,往往進(jìn)入人家住宅,在屋梁或檐下做窩,同人的關(guān)系很親近,特別得人欣賞。詩詞里寫到燕子的為數(shù)不少。專門詠燕的詩,如李商隱有五言的《越燕二首》,又唐末的鄭谷寫過一首七律《燕》,其尾聯(lián)云:“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墻?!边@些詩都得到過較高的評價。
南宋著名詞人史達(dá)祖(字邦卿,號梅溪,1163—1220)長于詠物,他的《梅溪詞》多有這方面的作品,其中《雙雙燕·詠燕》是傳誦甚廣的名篇: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yīng)自棲香正穩(wěn),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全詞沒有用一個“燕”字,而處處是燕子輕盈快樂的美好形象。春天到了,一對越燕歸來,重回舊巢,過著親熱而愉快的生活。白天它們在花叢中輕快地飛行,入夜則歸巢棲息。雙飛雙宿,令人看了高興。詞的最后說,可惜它們忘了給孤獨的思婦帶來“芳信”,使得她愁眉不展,只好憑欄遠(yuǎn)眺,寄托幽情。以反襯式的文字收尾,愈見得燕子的自然快樂,值得熱愛生活的人們羨慕?!叭戮?,所詠瞭然在目,且不留滯于物”(張炎《詞源》),詠物之作以此為高。
史達(dá)祖早年未能在科舉場中取得功名,而后來卻頗為得意。他一生忠君愛國,在寧宗朝曾出使金國,其間的作品多有沉痛的家國之感。后來意欲北伐建功的韓侂胄當(dāng)國時,達(dá)祖在他手下做些文字工作,很得信任和倚重,不免有些得意忘形,甚至行為失范。韓侂胄敗亡后他被牽連下獄,受黥刑,流放,終于狼狽而死。這實在是宋代文壇的一大損失。他后來僅以詠物詞名世,這恐怕未必是他愿意看到的社會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