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腹部外科‘珠峰’”、“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最后一座里程碑”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及血管重建手術,接連被廣東省中醫(yī)院外科團隊征服。10月13日,《羊城晚報》報道了《廣州大夫征服腹外科“珠峰”》(詳見鏈接),這類此前國內實施紀錄為零的手術一經報道便受到了廣泛關注,真是無巧不成書!有患者家屬見報后如獲至寶,拿著這篇報道來到省中醫(yī)院,實現(xiàn)了病情的大逆轉!
微創(chuàng)建功 再現(xiàn)生命奇跡
患者劉奶奶,是一名83歲老廣州,三月前被診斷為十二指腸乳頭部腫瘤繼發(fā)全身黃疸,因年事已高,手術復雜,家屬咨詢多家大醫(yī)院,一聽是“大切口、大風險”的大手術,擔心??受不了,恢復不過來,所以不敢選擇手術。
盡管如此,孝順的子女們一直還抱有治愈老母親的希望,10月13日,從《羊城晚報》得知,比她更嚴重更復雜的患者在廣東省中醫(yī)院成功接受了微創(chuàng)治療,而且很快康復出院。他們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帶著報紙隨即趕到醫(yī)院找到大外科主任譚志健,經過仔細詢問病情和閱片,果然從譚教授的口中聽到了夢寐以求的治療方案——可以進行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
譚主任的話猶如一縷希望的陽光,穿透了籠罩在家庭的陰霾,讓家屬們重拾信心和希望。
經過團隊的仔細評估和充分準備,10月23號,83歲劉奶奶迎來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天,開始進行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這一“腹外科‘珠峰’”的復雜手術。
由譚志健主任帶領手術團隊,對這種極限的微創(chuàng)手術已經輕車熟路,依靠精湛技術和默契的配合,進展非常順利,在3D腹腔鏡清晰的畫面下精準手術,熟練切除病灶后行多個消化道重建。歷時5個多小時,出血不到50毫升,手術非常成功。
術后第一天,劉奶奶已經能在床上愉快、輕松地做肢體活動;術后三四天可以下床活動并開始進食;術后第七天,患者已經可以行動自如,全然看不出做了大手術的感覺。同時劉奶奶術后無任何并發(fā)癥,連發(fā)燒也沒有,十余天就康復出院了。
劉奶奶和子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慨萬千:“是譚主任,是省中醫(yī)給了媽媽第二次生命,給了我們子女繼續(xù)孝順媽媽的機會,再生之恩永世不忘?!?/p>
3D影像技術助力征服腹外科“珠峰”
復雜、高難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被業(yè)界稱為腹部手術中的“珠穆朗瑪峰”,至今仍然令無數外科專家望而卻步!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醫(yī)療中心開展這一手術,查閱全球最新文獻僅1000余例。
廣東省中醫(yī)院肝膽胰外科是國內成熟開展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少數單位之一,譚志健主任和專業(yè)團隊,經過努力,突破一個個難關,掌握了許多“核心技術”,目前已有30多例的經驗,手術數量及質量均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近期應用最先進3D腹腔鏡設備,如錦上添花,使手術層次更清晰。在廣東省中醫(yī)院,精準、精湛的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可以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樣的大手術,做到小創(chuàng)傷,恢復更快。
廣東省中醫(yī)院肝膽胰外科一直追求手術微創(chuàng)、中西結合快速康復,尤其在胰腺微創(chuàng)外科技術及中醫(yī)特色救治急性重癥胰腺炎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致力于以新理念、新技術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