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究風水以來,我一直追尋的祖師爺楊公以及歷代風水名師的足跡,期間考察拜謁了不少前輩的作品。贛南一帶風水作品眾多,此次考察的是興國華坪村的“青牛臥槽”地,楊公留題,三僚明師曾紀迪點中,為華坪李氏祖宅,丁財貴皆發(fā),文武具出。
看青牛山后方來龍
傳說,當年楊公乘牛車經過贛州華坪村時,發(fā)現此地左右青龍白虎環(huán)抱有情,水聚明堂而出,背后穴星山是一座高大的石山,外形酷似臥在地上吃草的牛形,遂稱其為青牛臥槽。石山不可葬也,出自風水典籍《葬經》:山之不可葬者五。風水愛好者都知道,在風水中,有五種情況不適合修建房屋,那就是《葬經》所言的五不葬,而石頭山是其中之一,不適合修建陰宅和陽宅。《葬經》講石山不可做風水,是說生氣因土而行,石山無土,氣無法前行,自然不可做風水。風水里又講:石山土穴溫潤為奇。而這座石頭山,它不是怪石嵯峨之山,是表面光滑、端正有情之山。所以這里的石頭山是可用做風水的。從唐朝楊公發(fā)現這塊風水寶地,一直到清朝,仍無人識得此地。直到清朝末年。李氏祖宅霖漢堂就坐落在青牛山下,霖漢堂建于公元1903年,主人是前清秀才李昌漢,名炳,字毓霖,故房名叫霖漢堂。李昌漢以教私塾度日,娶妻張氏,年37歲尚無子嗣,清宣統(tǒng)二年延請三僚曾紀迪擇基建屋。曾紀狄觀察周圍地形,發(fā)現了這酷似一頭臥在槽邊的青牛巨石,在青牛頭上還有一天然巨洞,穿山透亮,像牛眼睛。于是,他想起了當年楊公留下的詩記。便尋得此地,在這石頭山下修建了此房屋——霖漢堂。霖漢堂修建于公元1903年,房屋修建好后,主人連生五子,丁財貴具發(fā)。該房屋至今歷時不過百年,后代中已有男丁100人,其中博士10余人,教授近10人,高級工程師2人,將軍1人,在讀大學生12人以上。該房屋巳山亥向兼巽乾分金,左來辛,右來癸,水出壬水,我們單看該房屋是亥向,出壬水,就犯了三僚楊公風水中的羊刃祿堂訣,當為無丁。然經過明師裁剪,仍然把無丁之地做到了人丁興旺。首先要考慮立向分金,讓出壬水之兇能消除,在風水上又稱為消水。壬水是當堂直出,我們稱為順水局,又稱牽牛水,是為無丁無財。明師為了化解此煞,讓此牽牛水經過明堂前的數個水塘停聚,再由橋洞而出,匯入到明堂大江之中。此地《青牛臥槽》生動地詮釋了“同一個參數的吉兇,在不同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道理,石山也可以是福地,壬水也可以消水,吉兇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