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常對老師說一句“我的孩子就托付給您了”,孩子上學之后,家長就不用管了全權交給老師? 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家長把孩子丟給學校和老師,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跟自己無關,這種家長的想法大錯特錯。孩子教育是家庭跟學校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實,家庭的作用遠遠大于學校和老師。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善于觀察孩子的優(yōu)缺點,成功專家羅賓曾說:“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一份特殊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著我們?nèi)拘阉?。?/p>
全慧星,被韓國媒體稱為“首席媽媽”,她把6個孩子都培養(yǎng)成了哈佛、耶魯?shù)母卟纳?,能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哈佛、耶魯教授紛紛向她討教教育心得。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小學階段最重要,重要到很多人都忽視這一階段?!钡谴蟛糠指改钢辉诤醭煽?,她說:“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后,都會摧毀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苯逃⒆右獜男¢_始,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采訪報道中她講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中受到啟發(fā),結合中國一句古話'功夫在詩外’,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學’外?!?/p>
她回憶培養(yǎng)6個孩子的歷程,全惠星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存在,有各自獨特的要素。她說:6個孩子基礎不同,性格不同,如何把他們每個人都培養(yǎng)好,最關鍵就是在小學狠抓習慣,培養(yǎng)孩子學習力。
法國哲學家盧梭說:一個人處于天真純潔時期所接受的感知,對他的一生會產(chǎn)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孩子的問題大多數(shù)處在青春期,但是形成期卻在早年,也就是0-12歲。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對父母的話,無比信任。說什么聽什么??汕啻浩趤砼R后,孩子越來越獨立,更加對自己信任相信自己的能力,跟隨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做決定,這時候父母任何“忠言逆耳”的教育全部變成了“耳旁風”。 在青春期前教給孩子養(yǎng)成好的秉性與習慣,在青春期來臨孩子才不會叛逆、與家長作對,家長被搞得“焦頭爛額”沒有辦法。
6-12歲之間,是孩子大量結識新朋友,吸收新鮮知識,接受不同價值觀沖擊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一切都沒有定型,家長不能錯過,幫助孩子培養(yǎng)好習慣,建立正確的三觀。
家長定要做好規(guī)劃,做好科學引導,在未來步入工作或是學習,孩子會感激父母。
學習習慣包括每天的預習和復習、階段性的小結以及課外閱讀等,這些習慣一旦在孩子12歲之前養(yǎng)成,對他后面的學習乃至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習慣的培養(yǎng)要趁早,千萬不要等了出現(xiàn)問題才開始動手。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針對孩子的小學六年,為您出謀劃策,做好規(guī)劃,是針對每一年的成長規(guī)劃!
小學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過渡期,重點讓孩子愛上學校,適應新環(huán)境,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適應力;
小學二年級要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建立好的習慣 ,提高專注力(書中有“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怎么辦?”)和課外閱讀是孩子重點,提升學習興趣和效率是關鍵;
小學三年級在學習方面最易出現(xiàn)“滑鐵盧”現(xiàn)象,重點是過渡,順利擺脫這個現(xiàn)象和及時止損;
小學四年級善于總結,提高總結能力,巧妙提升學習難度,要德智體美多方面發(fā)展;
小學五年級要兼顧心理成長和學習,正確交朋友,及早培養(yǎng)社交能力;
小學六年級加強心理輔導,做好兒童期與青春期巧妙銜接,多溝通是關鍵,之后坦然面對小升初。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擁有20年教學經(jīng)驗的一線教師編寫的,結合了上千個小學生學習的實例和學習困惑,觀察研究出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向父母講明了孩子真實的成長需求,解決了小學家長教育上的痛點和難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育兒枕邊書。
抓住孩子成長中10個重點方向,從每一學年到假期規(guī)劃,從學習方向到心理成長, 全方面培養(yǎng)孩子學習好習慣、好修養(yǎng)來為家長解惑。
文中借助大量的案例,讓家長清晰明了自己和孩子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讓小學六年的家庭教育不再迷茫。
小學關鍵期影響的不止是6年,而是未來幾十年,習慣養(yǎng)成要趁早。
點擊下方鏈接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