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jīng)(四法)
(一)填補下元滋養(yǎng)肝腎,養(yǎng)血益氣以行其經(jīng)
素質薄弱,肝腎兩虧,沖任失養(yǎng),經(jīng)閉不行,面色晦暗,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苔白,脈象沉澀。用填補益氣方法。
楮實10克 熟地10克 杜仲10克 枸杞10克 菟絲子10克 桑寄生15克 當歸10克 茯苓15克
加減法:
若虛熱上炎,可于方中加生牡蠣30克(先煎)、珍珠母20克(先煎)。
若屬真火衰微,可加仙茅10克、仙靈脾10克、對蠶蛾3克、肉桂子6克。
若血虛大便秘結時,加旱蓮草10克、女貞子10克、料豆衣10克、沙苑子20克、何首烏15克。
若氣虛便秘者,加生白術30克、升麻3克、黃芪20克、黨參10克,以益氣通便。
(二)益氣以補其陽,養(yǎng)血而護其陰
素體血虛,或失血之后,氣陰皆虧,月經(jīng)量少,色淡而稀,甚則經(jīng)閉不行,面色蒼白或萎黃,神氣疲乏,頭暈心悸氣短,脈細弱無力。用益氣養(yǎng)血方法,兩顧陰陽,仿八珍湯意。
黨參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10克 當歸10克 白芍15克 川芎10克 熟地10克 砂仁2克(研沖)
加減法:
若陰分不足,口干不渴,舌絳尖紅,脈細弦小滑者,可于益氣補血之中,加清化肝熱之品,如川楝子6克、蟬衣3克、黃芩3克。
若苔黃垢厚時,加焦三仙各10克、雞內(nèi)金10克。
(三)理氣機而調(diào)沖任,活血脈求其經(jīng)行
精神抑郁,氣分郁結,胸脅脹痛,經(jīng)閉數(shù)月不行,少腹脹滿且痛,面色暗濁,舌質紫暗,邊尖有瘀斑,兩脈沉澀帶弦。用理氣活血通經(jīng)方法。
柴胡6克 片姜黃6克 香附10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當歸尾6克 生地黃10克 紅花6克 桑枝30克
加減法:
若藥后氣機已暢,血虛明顯時,必以養(yǎng)血為務,不可只用攻瘀,若虛人有瘀則越攻越虛,永無愈期矣。
若氣虛為主,必須先益氣,補氣則可行血。若只想通,則必不通矣。
(四)化痰濕以行氣機,降濁逆而通血脈
胖人多濕,肥人痰盛,絡脈遏阻,沖任不利,導致閉經(jīng),疲乏胸悶,腰腹痠困,帶下綿綿,苔白膩而滑潤,脈多沉澀或沉滑。用化濕導痰,宜暢氣機方法。
旋覆花10克(包) 制南星6克 皂角子6克 半夏10克 冬瓜子30克 陳皮6克 生香附10克 大黃粉0.5克(沖)
加減法:
若濕痰較重,可加疏風燥濕藥,如防風6克、菜菔子6克、蒼術3克。
若痰火郁熱時,宜加清化痰火藥,如梔子6克、馬尾連10克、黃苓10克、薄荷3克(后下)。
若氣滯不暢,脘腹脹滿時,加白檀香3克、紫降香3克、枳殼6克、佛手6克,以疏暢氣機。
若屬結核病而致閉經(jīng),當配合抗癆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