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李克紹:90%的中醫(yī)人都會走的彎路】

我行醫(yī)的經驗體會

作者/李克紹

我初學中醫(yī)時,有一個想法,就是不掌握中醫(yī)的全面,決不臨床看病。這個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內外婦兒,傷寒雜病,頭緒紛繁,千變萬化,要掌握全面,談何容易!而且要學,就得結合臨床,如果脫離臨床,又想學得全面,豈非紙上談兵?可是我是沒有教師作指導、自學中醫(yī)的。無師指導搞臨床,比無師指導啃書本,難度就更大了。因為啃書本,我還有較為有利的舊文學基礎,而搞臨床就什么基礎也沒有,無異盲人夜行。因此,對于行醫(yī)來說,我走的彎路更多。彎路多,失敗的教訓自然也就多了。但是這些失敗的經驗教訓,正好可以作為青年中醫(yī)的借鑒。

  • “醫(yī)之所病,病方少”

我之學醫(yī),是以背書起家的。1935年舊煙臺專署警察局考試中醫(yī),我就憑著背書熟,竟被錄取為第二名。那時,我連一個病人也沒有接觸過(這可見單憑筆試是多么不可靠)。所以,我最初臨床,也是只靠背書。

我記得我接觸的第一個病人,是在教學課余時間,為所在村中一個年約四旬的男性看病。他自訴氣短,別無他癥,經過別人治療多次無效。他對我說:“你既然在看醫(yī)書,請給我開個方試試。”我覺得窘了。因為我既沒有切脈的鍛煉,也沒有辨證的經驗。怎么辦呢?想起來了,“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贝藘煞剿幖群推剑尾灰辉??于是采取第一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術9克,甘草6克,原方予服(劑量已兌換成今制,下同)。誰知只服下一劑,癥狀竟完全消失。這一意想不到的效果,病人喜出望外,我也受寵若驚。

此后,接著求診的人就逐漸多起來了。我原先設想的全面掌握之后再行醫(yī),實際也不可能了。在這期間,有一少婦,時而少腹攻沖作痛,我就想到“婦人少腹氣攻沖,肋腹刺痛當歸芎……”;有突然一時失去知覺者,我想到“烏藥順氣芎芷姜,橘紅枳桔及麻黃……”??傊坑鲆徊?,都有一成方,而且不加不減,照抄應用。說也奇怪,也真正取得了一些效果。

然而,總是無效者多。也有一些病是我在書本上所沒有見到過的。于是,我開始感覺到我所記得的方太少了?!搬t(yī)之所病,病方少”,這正是我那時的心理寫照。

我記得的方子少,這是不錯的。但也全部背誦了汪昂的《湯頭歌訣》,《醫(yī)宗金鑒》方,陳修園的《長沙方歌括》、《時方歌括》,陳元犀的《金匱方歌括》,還有選擇地記誦了一些《溫病條辨》方,《醫(yī)林改錯》方等等。如果這些還不夠,難道說非要把歷代方書,如《太平圣惠方》、《和劑局方》等,統(tǒng)統(tǒng)背下來不成?那是不大可能的。這時我對于能否學好中醫(yī),曾經自己打了個問號。

“醫(yī)之所病,病方少”,這證明我每次臨證,都必須有一個成方可用。為了避免臨證時無所措手足,我在每次臨證之前,胸中總得預先儲存一些成方。因此每遇病家約診時,必先問問病人哪里不痛快。如說頭痛,我就把有關治療頭痛的方子默想一遍,記不清的再査一査書,務必在赴診之前胸有成竹。既至臨證,又往往把所見的癥狀硬往我所記的方子上套。就連診脈,也往往是我這方子需要什么脈,而病人的脈搏仿佛也正好是這樣的脈。

總之,常把病人的脈證,強納入我想用的方劑范圍之中。這樣,方既不靈,對中醫(yī)能不能治病自然也產生了懷疑。但是有不少我所不能治愈的病,經過別人治療,或病家自找偏方治療,卻竟然好起來了。這個“別人”,往往又是看書不如我多的人。我這時才逐漸認識到,我過去之所謂“學”,只是皮毛,實際并沒有真正學進去。不是中醫(yī)不能治病,而是我沒有把中醫(yī)真正學到手。有了這一番認識之后,使我的學習和臨床,起了一次飛躍。

  • 胸中無半點塵者,才許臨床

所謂飛躍,指的是我不再在臨證之前準備成方了,而是迫使自己獨出心裁地去觀察、研究患者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從此開始真正注意了脈診。病人主訴略同,但必有不同者在,“獨處藏奸”,這是我深刻的體會。就在這之后,我可以在無成方可用時,自制對證之方,而這些自制之方,也確實取得了不少優(yōu)異效果,也就在這時,我才真正嘗到了中醫(yī)的甜頭。

柯韻伯謂:“胸中有萬卷書,筆底無半點塵者,始可著書;胸中無半點塵,目中無半點塵者,才許作古書注疏?!边@是說,無論著書,或為古書作注,都必須擺脫一切先入為主的框框。我經過死套成方失敗之后,也深深感到,我之臨床,“塵”太多了,只有胸中無半點塵者,才許臨床行醫(yī)。從此以后,我從套用成方,轉變?yōu)閺恼J證上下工夫。認清了證之后,不再是胸有成方,而是胸有定法,按法考慮有無成方可用。如果找不到成方,就隨手拈幾味藥,也常取得滿意的效果?,F(xiàn)舉幾個簡單的實例如下:

1、一個經過不少西醫(yī)診斷為癲癇,中西藥久治不愈的十余歲患兒,我問知是在夏月烈日當空的野外割草時暈倒后致成癲癇,認為這等于暑厥,便撇開一切治癩癇的成方不用,與以生脈散加蜈蚣、僵蠶、全蝎等入絡行痰鎮(zhèn)靜藥,十余劑治愈,永未再發(fā)。

2、一癲癇頻繁發(fā)作的半老婦女,也是中西藥久治不愈,余診視后,認為心下有痰飲,予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略為加減,不但癲癇治好了,就連多年的胃脘痞滿,也治好。

3、一青年患中耳炎,歷時半年,服藥近百劑,始終無效。余診視,脈遲舌淡,耳流清水,不濃不臭,便排除一切治耳消炎方,予以四君子湯加炮姜、白芷,一劑效,三劑愈。

這里不是為了介紹醫(yī)案,所以不多引述。僅從以上三案就可以看出,這些病都不是什么難治之病,只是由于這些醫(yī)生,胸中只有成方,而且不善于用成方,“塵”太多了,才使患者經年累月,處于痛苦之中。

我從擺脫教條,注重辨證之后,不但對于臨床治病比從前有了把握,而且對于閱讀醫(yī)書,也覺得和從前不一樣。從前我只喜歡看有方有藥的著作和開門見山的醫(yī)案,而對于理論性的著作和像《臨床指南》那樣需要自加分析的醫(yī)案,就看不進去??墒菍Ρ孀C有了體會之后,感情就轉過來了,不但喜歡看理論性的著作,而且看醫(yī)案也有了自己的賞鑒與批評能力。從此以后,我還覺得現(xiàn)行的各科臨床講義,對于辨證的基本功,講得不深不透,而強調分型,分型又分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教條。

據(jù)上所述,我請熱愛中醫(yī)的青年同志們從中汲取兩點教訓:一是讀書不在多而在精。學,就要學深學透,不要嘩眾取寵,華而不實;二是只要扎扎實實地學,人人可以學好,不要自暴自棄。

  • “戒之在得”

我能不套成方,辨證地自制新方,這僅僅是從外行初步接近內行,還談不上“胸中無半點塵”。真正胸中無半點塵,那是中醫(yī)的化境,要達到這一境界,確非容易。我已經是古稀之年了,孔子云:“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得”,包含著功成名就,自鳴得意,不求上進,優(yōu)游而休等想法。我在遲暮之年,總想在中醫(yī)學術上繼續(xù)前進,為人民的保健事業(yè)作出貢獻?!敖渲诘谩保俏覒獣r刻加以警惕的座右銘。

(按:“戒之在得”之“得”,過去多解為“貪得無厭”。我認為血氣既衰,不應再有貪得無厭之想。今以“得”為自鳴得意,自滿自足,安于現(xiàn)狀,不求進取為訓,始覺與老年人血氣衰時的心理相符合。此處小標題,即取此義。)

本文摘自《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82年第6卷第2期。作者/李克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克紹:我的“失敗經驗”青年中醫(yī)可借鑒
李克紹醫(yī)案三則
分享一點學習中醫(yī)的心得和幾個學習資源
王新陸講經方經方直接使用法
李克紹治療隱疹醫(yī)案
李克紹答:口苦咽干是否就是少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