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湯出自明代醫(yī)學家陶華的《傷寒六書》,此方組方之目的在于治療中醫(yī)三陽(太陽、陽明和少陽經(jīng))并病,所以既用了治療少陽證的常用藥柴胡和黃芩,又用了治療陽明病的葛根和石膏,還用了治療太陽病的羌活和白芷,并合并了桔梗排膿湯(桔梗,甘草),組方思路很嚴謹。
本方現(xiàn)在常用于治療感冒、肺炎、氣管炎、牙齦炎、結(jié)膜炎、中耳炎、肋間神經(jīng)炎等多種疾病。
陶氏原著用此方解肌清熱,主治感冒風寒,郁久化熱,惡寒發(fā)熱,頭痛肢酸,目疼鼻干,眼眶疼痛,心煩不眠,舌苔薄黃,脈浮微洪者。
筆者用陶氏的這張方子治療了幾例疑難雜癥,效果不錯。筆者常用的各藥劑量如下:
柴胡12克,葛根9克,甘草3克,黃芩9克,羌活6克,白芷6克,芍藥6克,桔梗6克,石膏12克
下附筆者治療的案例三則,以作說明。
病例一:甲狀腺癌術(shù)后頭悶脹、麻木的患者
羅某,女,2019年4曰15日初診。
患者于2010年6曰29日發(fā)現(xiàn)甲狀腺右葉下極混合型占位,同年底手術(shù)切除,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分期pT2N1M0。
患者自訴手術(shù)后身體虛弱,又感風寒,因為醫(yī)院病床緊張,未痊愈即被要求出院。
出院后一直不適,口苦,畏寒,易感冒,頭部悶脹,有如物裹,右肩和左側(cè)下背部沉痛,睡眠質(zhì)量很不好,手術(shù)后整夜不能正常入睡,鼻塞不通。詢之于西醫(yī),西醫(yī)認為可能是手術(shù)傷了神經(jīng),故有此癥狀。
多年來輾轉(zhuǎn)各地,求診于各大醫(yī)院,中西醫(yī)找了很多,就是不能緩解頭部悶脹不適感。
脈虛無力。尚有陰道出血,盆腔積液,陰道炎,頭皮癢等癥狀,怪癥百出,甚為苦惱。
初診時,筆者覺得可能是桂枝加葛根湯的適應癥,給患者開了7付桂枝加葛根湯加味,患者在服用2付桂枝加葛根湯后,略有好轉(zhuǎn),服用到第五付,不但不再好轉(zhuǎn),相關癥狀還在加重。
患者咨詢筆者,該如何調(diào)整處方。筆者想了想,患者太陽、陽明和少陽證俱全,柴葛解肌湯有并解三陽證的功效,于是開了三付柴葛解肌湯。
三付藥服完后,患者的癥狀大有好轉(zhuǎn)。再咨詢?nèi)绾斡盟帲瑖谛Р桓?,繼續(xù)服用三五付,癥狀消失后停用。
此患者10年來,到處求醫(yī)問診,這種癥狀也確實比較少見。所以屢經(jīng)各種治療無效,醫(yī)生們也難以解釋清楚患者的病因。
若叫筆者來解釋患者的病因,也是很難說出所以然來,但是根據(jù)其癥狀,卻可以從中醫(yī)典籍中找到對應的效驗方來。按照筆者一貫堅持的對癥下藥的用藥原則,只要方與證相符合,就大膽的用歷史上的效驗方,果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
病例二:頑固的失眠癥患者
顧某,女,2018年10曰8日初診。蘭州某高校教職工,因其同事的介紹,找筆者治療其多年來頑固的失眠證。
患者從2016年開始,因為工作和房屋裝修等原因,導致過度焦慮,從2016年7月9日搬家日開始失眠,一直不能緩解。無皮膚過敏、噴嚏等癥狀,搬家后,房子潮濕,腹瀉近一兩個月。
患者在這之前就畏寒,失眠后畏寒更嚴重,夏天不敢穿涼鞋。在辦公室里不敢吹風。左側(cè)肩膀從2016年底開始疼痛,大便正常。怕風,出汗。搬家的當天晚上,家里通風,當天晚上感覺很冷。脈滑,舌潤,苔薄,不口干舌燥,咽喉不干。
患者也四處求診多年無效,因見其同事患癌癥,被筆者治療的效果很好,遂求其同事引薦,求治于筆者。
根據(jù)此患者的癥狀,筆者一開始覺得與桂枝加葛根湯證相符,所以開了桂枝加葛根湯原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葛根15g,生姜3片,大棗3個。
患者自訴服用桂枝加葛根湯后,沒有任何效果。此后患者因為家中事情多,又其老父患癌,需要照顧。更加焦慮,失眠問題一直不能解決。
今年初,患者實在被失眠折磨得很無奈,再次懇求筆者處方治療。筆者想了想,從患者的癥狀來看,似乎也是三陽合病,郁久化熱。焦慮屬少陽,肩頸痛屬陽明與太陽合并的葛根系列方劑證,遂決定用柴葛解肌湯。
患者服用柴葛解肌湯后,失眠的癥狀終于得到了緩解。